光伏发电之王:全球拥有211座发电站,年营收上千亿

2019-09-17 16:28:52 太阳能发电网
如今新能源发展已经是大势所趋,而光伏发电则是未来新能源发展的主要选择。相比于欧美国家,我国的光伏产业起步较晚。但是过去十多年里,我国的光伏产业发展飞快,逐渐赶超欧美的光伏强国。2018年我国光伏发电新增装机超过43GW,累计装机超过170GW,占全球70%的市场份额。随着我国光伏产业的蒸蒸日上,越来越多的民营光伏企业规模


如今新能源发展已经是大势所趋,而光伏发电则是未来新能源发展的主要选择。相比于欧美国家,我国的光伏产业起步较晚。但是过去十多年里,我国的光伏产业发展飞快,逐渐赶超欧美的光伏强国。2018年我国光伏发电新增装机超过43GW,累计装机超过170GW,占全球70%的市场份额。


随着我国光伏产业的蒸蒸日上,越来越多的民营光伏企业规模越来越大。在今年颁布的2019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中,一共有协鑫集团、通威集团、正泰集团、中天科技等10家光伏相关企业入围,其中协鑫集团在所有入围的光伏企业中排名第一。2018年,协鑫集团营业收入高达1118.16亿元,再次蝉联中国光伏企业营收榜首的位置。


截止2018年底,协鑫集团旗下的协鑫新能源,在全球一共拥有211座发电站,总装机容量达到7.3GW,电站数量以及装机容量均位居民企之首。值得一提的是,协鑫集团从2006年才开始涉足光伏产业,在此之前,协鑫集团的主营业务还有天然气、集成电路材料、移动电源等。协鑫集团能够在短短十年时间里,发展成民营光伏企业之王,和一个人有很大的关系,他就是协鑫集团创始人朱共山。


时光倒回到2006年,那时中国的光伏产业还处在萌芽阶段,虽然在现在看来光伏产业是个朝阳产业,但在当时敢投入巨资发展光伏产业的企业还在少数,而朱共山是其中之一。2006年,朱共山花费70亿元建立江苏中能硅业科技,开展多晶硅项目,多晶硅是一种光伏材料,能够把太阳能直接转换成电能的材料,直到今天,多晶硅依然属于高新技术材料。当时多晶硅生产线主要被外国企业把持,江苏中能的多晶硅生产线投入使用之后,终于打破了外国垄断的局面。

 


朱共山还具备长远的目光,在中能的生产线投产不久之后,恰逢多晶硅行情上涨,单价不断升高。此时朱共山没有选择和同行一样,把产品价格抬高,而是以低于市场的价格向合作商供货,唯一的要求是合同的年限延长。受2008年金融危机,多晶硅价格开始跳水,在其他企业营收下滑的情况下,中能则受惠朱共山当初的和合作商定下的长约,避免受到行业不景气的影响,成为少数几家盈利的企业。


出生于1958年的朱共山没有显赫的背景,在他的理念中,一家企业要想成功具备两个要素,首先是机遇,早年朱共山是一个家电销售员,在积累一定积蓄之后,上世纪90年代,朱共山在海外注册成立协鑫集团,用外商的身份在内地寻找项目,正式投入到环保电力行业当中。


协鑫集团在内地的第一个项目是热电厂,业务范围主要集中在内地二三线城市,在此后的十余年时间里,协鑫集团在国内建设了数十座发电厂,项目涵盖生物质发电、垃圾发电、风电发电等。


其次,合作共赢是朱共山的另一大理念。这些年来和协鑫集团合作的大型企业不在少数,其中就包括全球最大的代工厂商——富士康。作为台湾制造业的代表,富士康的高利润一直是朱共山追求的目标。2011年,协鑫集团和富士康合作,分别在江苏盐城和山西大同建设多晶硅、电池、组件和下游光伏电站一体化的产业链。


近些年,在“一带一路”的倡导下,协鑫集团加速在海外布局,将我国的新能源成果带到海外。协鑫集团的光伏电站涵盖“一带一路”沿线大部分国家。除此之外,协鑫伏电站还为北美、日本以及非洲地区提供绿色电力。


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国都将保持新能源投资第一大国的地位,在全球新能源市场中扮演重要的角色,除了光伏以外,我国风电装机量、电动汽车保有量同样位列全球第一。作为光伏发电的代表企业,未来协鑫集团在光伏产业中能够有怎样的突破,值得期待。



作者: 来源:商事奇谈 责任编辑:jianping

太阳能发电网|www.solarpwr.cn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