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这儿工作后,我终于能在丈母娘面前挺直腰板了!”对于彝族青年小苏来说,在丽江隆基工作后的最大变化就是家庭地位提升了。
大学毕业后,小苏没有找工作而是全心在家备考公务员,那段时间他几乎没有经济收入,“我当时觉得亏欠媳妇,在丈母娘面前也抬不起头。得知隆基来我们华坪建厂招工后,我看到了希望,来到隆基后,更有一种找到组织的感觉,待遇好了,在亲戚朋友面前也抬起头来了。”
像改变小苏的人生轨迹一样,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隆基”)在云南投资建厂一年多的时间里,带来的变化真不少。近日,记者在隆基的厂房里、光伏电站旁听到了很多隆基入滇激发的“绿色变奏”。
更多机会就业 守家在地脱贫
在距离云南楚雄州禄丰县城中心约5公里的禄丰高新技术产业园,隆基的单晶硅片切片厂在持续招工中。因为二期项目建成后,这里将成为世界产能规模最大的切片工厂,将需要大约3000员工。
楚雄隆基行政人事部经理陶鹏波向记者介绍:“现在一期项目有1200多名员工,距离3000左右的人才需求差距很大,所以招人是我们的常态工作”。不过让他奇怪的是,最近有一些大婶、大爷来报名,明显超出了用工年龄要求上限。“仔细一问才知道,他们是来给家里孩子报名的,孩子们在广东或江浙一带打工,春节返乡就不走了,想来隆基上班,先报个名。”陶鹏波说。
从经济发达地区回流,要到楚雄隆基上班,这一转变是隆基入滇一年多给当地人带来的更多选择。“吃饭基本不用自己再加钱,水电费也没多少,只要自己节俭点,工资可以一分不动,全交给老婆。”一位员工笑着说。原来,隆基给员工提供免费宿舍、发餐补,只要肯干,工资待遇不比发达地区的类似岗位差,人们自然不愿背井离乡了。
在工厂内,记者看到一个车间挂着“扶贫车间”的牌子。问起缘由才知道,禄丰县一部分“建档立卡”贫困户从大山深处搬出来谋生,针对他们,隆基把招工条件放宽,招收了36名贫困人口。“只有来隆基上班,贫困户就可以实现‘一人就业,全家脱贫’了。”陶鹏波介绍道。
不光是招人,要在云南长远发展,隆基还选择了定向培养人才。据介绍,隆基还联手昆明理工大学,成立了云南省硅产业研究院创新中心。除此之外,隆基还同楚雄技师学院、楚雄师范学院、禄丰职业高级中学分别成立了校企共建班,定点培养人才,以便进一步提升员工技术水平。到2019年毕业季,上面提到的学校中,将共有100多名毕业生来楚雄隆基就业。
不仅在工厂,在光照资源丰沛的云南,光伏带来的益处已走向了更广阔的空间。在楚雄州永仁县麻栗树村,村委会的屋顶上安装了光伏发电板。“这片屋顶光伏发电一年了,给村委会增收3万多元,收入用来给村里道路做硬化、帮助贫困人口脱贫。”村民委员会主任冯禹惠说道。尝到光伏甜头的麻栗树村还有更大的规划——“村后面的这片山上明年也要建光伏电站,规模更大,给村民们带来的收益也会更多。”冯禹惠指着村后的一片荒山告诉记者。
水电变光伏 绿色能源活起来
为什么选择了云南?隆基乐叶董事长助理兼市场总监王英歌解释,落子云南是在践行隆基“用清洁能源制造清洁能源”的理念。云南水电资源丰富,但本省消纳能力有限,每年有大量“弃水”电量。一方面,隆基可以利用云南相对廉价的水电资源。另一方面,云南太阳能资源丰富,工业硅产量居国内前列,具备发展光伏全产业链优越的条件。
△ 丽江隆基附近的大唐观音岩水电站
瞄准云南水电、硅矿等资源,隆基在云南楚雄投建10GW硅片项目,在云南丽江投建5GW硅棒项目,在云南保山投建5GW硅棒项目,2017年,云南三个工厂陆续投产,全年实现硅棒、硅片产能共达15GW,二期仍在扩建中。水电推动着隆基的工厂运转,硅棒、切片等光伏产品被运到下游工厂,最后产品会在一座座光伏电站处熠熠生辉。“变装”后的水电也流向了更广阔的空间。
不光是消纳绿色水电,隆基的到来也让一方山水添“绿”。隆基的丽江工厂位于华坪县石龙坝镇清洁载能产业园区内。“华坪、华坪,不华也不平”,这句民间俗语概括了华坪县的经济和地貌——没有繁华的经济,也被群山包围。很多山下都有煤矿资源,靠山吃山,靠煤挖煤,也成了过去华坪人的选择。华坪县曾经是全国100个重点产煤县之一,煤炭一度是县经济的重要支柱,但产业结构单一,环境遭破坏也是不争的事实。
“以前很多山上都有煤炭矿井,不分昼夜地开采,一辆辆大卡车排着队往外运煤。行人走在路上,煤灰铺面而来,现在很多小煤矿都关停了,煤尘弥漫的日子也结束了,还有一些原来的矿工来到隆基上班。”石龙坝镇清洁载能产业园区党工委常务副书记吴宗喜见证了华坪的由黑变绿。
“去产能之后,很多煤矿都关停了,县财政多少受到影响,但是我们已经找到了新方向,也实现了‘矿山变绿山’,如今,建设全省清洁载能示范基地是华坪转型的目标之一。”华坪县人民政府副县长李升贵讲述了华坪县弃煤转向发展绿色能源的历程。
隆冬时节,云南还暖阳高照,山青水碧!这里是我国水电大省,这里也将成为,我国光伏产业的重要基地!绿水青山、绿色能源将成为云南更响亮的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