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D竞赛:光照未来 世界大同

2012-11-07 15:28:09 太阳能发电网
     进入决赛的22支参赛队携作品首次亮相山西  经过紧张地投票与筛选,“光照未来 世界大同”成为“第六届国际太阳能十项全能竞赛”的口号。   近日,由美国能源部与中国国家能源局共同主办、北京大学承办的“国际太阳能十项全能竞赛(以下简称SD竞赛)”第二次培训会在山西举行

   

  进入决赛的22支参赛队携作品首次亮相山西

   经过紧张地投票与筛选,“光照未来 世界大同”成为“第六届国际太阳能十项全能竞赛”的口号。

  近日,由美国能源部与中国国家能源局共同主办、北京大学承办的“国际太阳能十项全能竞赛(以下简称SD竞赛)”第二次培训会在山西举行,这是距明年在山西大同决赛前的最后一次培训。进入决赛的13个国家35所大学组成的22支参赛队,近200余名学生参加,并首次携带模型向公众展示了各自作品的设计理念。据了解,自2002年开始,两年一届的SD竞赛被世界誉为“太阳能界的奥运会”,已经在美国本土、欧洲举办了5届,2013年将首次在中国举行。

  与奥林匹克的十项全能比赛一样,比赛也分设十个单项,参赛选手以高校为单位,每个团队可获10万美元的项目启动资金。SD竞赛意在借助世界顶尖研发、设计、建造并运行一座高效节能、有吸引力的太阳能居住空间,从而证明单纯依靠太阳能的住宅一样可以是功能完善、舒适且具有可持续性的居住空间。

  作为2013年SD竞赛四家发起合作方之一,美国应用材料公司太阳能总裁查尔斯·盖伊博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赞助SD竞赛是缘于SD竞赛的目的与应用材料始终希望推动和普及清洁能源技术的社会责任非常吻合。目前来看,太阳能仍是最理想的可再生能源选择,其发展规模和成本降低足以使其替代传统能源,全球已经有40多个国家可以做到太阳能发电成本低于传统的化石能源发电,我的家乡美国加利福尼亚地区,太阳能发电的价格就是传统电价的1/3。”

  “学生作为未来创新的主导者,通过SD竞赛与其进行合作和交流不仅是‘应材’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应材’在全球范围开展的大学生太阳能利用知识普及和推广工作的自然延伸。”查尔斯·盖伊说,“学生在参与SD竞赛过程中也将得到一个很好的锻炼机会。2007年美国圣塔克拉拉大学队获得第三名的成绩,它的队长James Bickford在活动中展现了极强的领导力,他懂得如何综合来自不同的经济、人文、工程等学科的各个队员的专长,形成最好的团队合力。James在太阳能方面的才华也得以尽情释放,当时他发明的一种太阳能电池板背极电子装置,使得电池进行拼接形成模块之后,在最大化防止光电衰减的同时增加了系统稳定性,并降低了成本。在James毕业后,就受到风险投资机构Tigo的青睐并成立了自己的企业,从2007年到现在,他的事业在印度和中国一直发展的非常好。”

  在会场外,22个参赛模型被精心安排在展示中心集中展示,学生们的作品引起了参会专家与学者的极大兴趣,专家们不断地点头称许,并积极与同学互动交流。来自不同国家的参赛者们也都成为了朋友,交流着设计各自的设计心得与经验。记者发现,SD竞赛也许早已超出了本身竞赛含义,更多的是大家对太阳能更为合理地为人类所利用的追求。

  据记者观察,被展出的22个建筑模型不仅生动精巧、构造复杂、而且充满灵动,连周边环境和配套设施都一同反映出来。其中,内蒙古工业大学设计的作品灵感来源于蒙古包,以符合草原生活为设计目的,强调对太阳能的混合利用,显示出中国独特的地域文化,吸引了大量的观众驻足观看;桂林理工大学和美国阿尔弗雷德大学带来的作品适用于阳光充足但交通不便的地区,采用了太阳能热水、水处理系统以及雨水收集等节能技术,使用了主动节能与被动节能相结合的技术,具有很高的性价比;伊朗理工大学设计的作品,强调了建筑与自然的兼容性,采用现代方法并结合伊朗传统建筑元素,可以更好地适应当地环境和生活习惯;新泽西理工学院和哈尔滨工业大学联合代表队设计的房屋作品,采用了最新技术,同时保留了农业特色,充分尊重了农村家庭习俗,让这所“太阳能之屋”成为城乡特色结合体;上海交通大学设计的房屋作品以“阳光、未来、田园、家”为理念,融入未来田园生活想象,让智能家居更好地适应生活需求;而北京交通大学参赛队更是提出了一种全新设计理念,用户可通过手机、电脑、大型展示系统的无线网络或WIFI对房屋内的设备进行操作,设计更为绿色、智能、舒适、时尚,提倡未来人类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

 



作者:钟银燕 来源:中国能源报 责任编辑:凌月

太阳能发电网|www.solarpwr.cn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