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巴马素有“清洁能源总统”之称,在其任内出台了一系列堪称历史之最的清洁能源刺激计划。然而“事与愿违”,在过去4年间,大放异彩的并非清洁能源,而是其欲取而代之的传统化石能源。美国的能源安全和经济发展,都已明显受益于化石能源的发展。
因此,奥巴马的能源政策也受到不少质疑。在当前大选的关键时刻,可以预见奥巴马不会无视化石能源的成绩,而是在带动美国经济增长的考虑下,对能源政策做出一些调整。
雄心勃勃的清洁能源计划
早在2008年竞选总统时,奥巴马便主张应重点投资清洁能源技术,并试图引领一场“绿色工业革命”,实现“安全、绿色、经济”的能源。奥巴马承诺未来10年内,将对新能源开发投入1500亿美元的战略性投资,帮助创造500万个就业机会;确保2025年美国电力结构中有25%来自可再生能源;2020年二氧化碳排放量降低到1990年的水平。
当选总统后,面对金融危机的压力,奥巴马抛出一系列雄心勃勃的新能源计划,并以此作为刺激美国经济复苏的重要措施。在2009年《美国复苏与再投资法案》中,奥巴马政府在能源和水资源发展的预算内支出507亿美元,用于“能源效率与可再生能源”等领域。这被视为美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绿色能源产业推动计划。该法案还修订了2007年《能源独立与安全法案》(也被称为“新能源法”),其主要目标与奥巴马在竞选总统时提出的政策要点大体相同。
同年6月,奥巴马政府提出《美国清洁能源安全法》,其核心是实行“总量管制与交易”措施,结合政府和市场力量来减少碳排放量,并更加突出可再生能源的战略地位。此外,奥巴马还任命了一批赞同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科学家担任能源和环境部门的领导要职,例如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朱棣文担任能源部长,哈佛大学物理学家约翰·霍尔德伦担任白宫科技顾问。
2009年,奥巴马政府还制定了可再生能源现金返还补贴政策(1603条款),该条款规定美国财政部在可再生能源项目完成后的60天内,必须以现金形式返还项目成本的30%。受此激励,2009年美国风电新装机容量激增。奥巴马政府后来将此政策进行延期。
化石能源强势回归
尽管奥巴马试图花重金推动清洁能源发展,但事实上,以页岩气为代表的化石能源近年来却大放异彩。目前,页岩气已占美国天然气生产的1/4左右,美国也超过俄罗斯成为世界第一大天然气生产国,而且正计划出口液化天然气(LNG)。美国石油对外依存度也已降到50%以下,一次能源的自给率逐步上升。
尽管2010年遭遇了灾难性的墨西哥湾漏油事件,奥巴马曾一度禁止海上石油开发,但在石油公司的游说和中期选举的压力下,不到半年时间奥巴马政府便提前解除禁令。根据美国能源信息署(EIA)的最新预测,2020年美国原油产量将达到670万桶/天,为1994年以来的最高水平,其中海上原油产量将达到183万桶/天,致密油产量将达到120万桶/天。到2020年,石油增产中的13%将来自海上,67%将来自致密油。EIA还预计在高油价情景中,2035年美国石油和其他液体燃料的净进口占总消费量的比例将降至22%。
在这一背景下,奥巴马政府在2011年公布的《能源安全未来蓝图》中提出了确保美国未来能源安全的三大战略,第一条便是扩大本土油气资源开发,增加传统能源供应,确保美国能源供应安全,并重申美国主要依赖两方面减少对石油的依赖,一是在本国土地上寻找和生产更多的石油,二是使用更清洁的替代燃料和提高能源效率。由此看来,奥巴马已经意识到传统化石能源对于保证美国能源安全的重要性,并将其视为保障能源安全的首要途径。
应该说,在奥巴马政府的推动下,美国在清洁能源领域取得了一些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