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新能源产业的增速放缓,着实让人意外。尤其是风电装机甚至出现了7年以来的首次负增长,光伏新增装机尽管增幅达60%,但总量也低于100GW的预期,一度引起了业界的广泛关注。
三个主要因素影响了新能源突飞猛进的增长势头。疫情反复导致新能源产业链局部中断,开工和施工进度大幅放缓;新能源投资主力中央企业的
2022年新能源产业的增速放缓,着实让人意外。尤其是风电装机甚至出现了7年以来的首次负增长,光伏新增装机尽管增幅达60%,但总量也低于100GW的预期,一度引起了业界的广泛关注。
三个主要因素影响了新能源突飞猛进的增长势头。疫情反复导致新能源产业链局部中断,开工和施工进度大幅放缓;新能源投资主力中央企业的合规审计,从程序上压低了企业施工与进展速度;而上游材料的涨价,尤其是光伏硅片价格的居高不下,整体上影响了组件的供应以及投资企业的收益预期,最终导致诸多项目开发被动放缓。
然而,暂时降速并不会影响新能源产业长期的成长。从某种意义上说,短暂的降速是为了换挡,这一产业只有经过一个阶段性调整,才能迎来快且健康的新增长周期。
2022年,疫情的不确定性是最大影响因素之一。目前全国范围内的疫情已基本结束,对新能源产业而言,2023年项目建设及推进的确定性进一步增强。
而项目合规性更为新能源产业长期健康发展铺平了道路。长期以来,新能源产业由于短期内增长迅速,项目前期审批和建设过程中的不规范操作并不鲜见,尤其是项目路条倒卖屡禁不止,项目并购不透明,都在一定程度上抬高了项目开发的综合成本。合规性约束尽管短期内让企业感到阵痛,但长期而言,会使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更加健康。
另一方面,光伏硅料价格也在去年年底出现了拐点,由于上游新建硅料产能的大幅释放,在较短的一段时间内,硅料价格相比最高点下跌近50%,受此影响光伏组件价格也大幅下跌,随着地面电站存量项目的释放,可以判断,2023年光伏新增装机可能再次创出新高。
而更大的潜力来自于“沙戈荒”等大基地项目。国家能源局的数据显示,总规模约97GW的第一批风光大基地项目,已经全部开工建设;第二批项目已于2021年12月启动申报,其中腾格里、库布齐、巴丹吉林沙漠、乌兰布基地规划装机2.84亿千瓦,根据不完全统计四大沙漠当前已获批70GW风光大基地项目,而其余戈壁及沙漠地区规划装机1.34亿千瓦也将会陆续开工。目前,第三批大基地项目已在审核中。这些项目都为未来新能源规模化开发打开了新的空间。
当然,在项目开发过程中,也应当避免不必要的内耗。由于当前新能源的开发主体越来越多,优质资源的争夺也日趋白热化。为确保项目的长期发展,未来新能源产业的关键词不再是规模与速度,而是效益、健康与可持续。
作者:范珊珊 来源:能源杂志
责任编辑:jian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