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 伊朗能源发展的新机遇

2021-07-08 10:47:15 太阳能发电网
今年是中国与伊朗建交50周年,3月27日,两国签署了《中伊25年全面 合作协议》,协议内容涵盖政治、战 略及经济等范畴,聚焦能源、基础设 施、制造、技术等领域的合作,为推进中伊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作出整体规划。4月6日,伊核协议在中断2年之后 开启了新的谈判旅程,这些都将给伊 朗的能源发展带来深刻的影响。日
今年是中国与伊朗建交50周年,3月27日,两国签署了《中伊25年全面 合作协议》,协议内容涵盖政治、战 略及经济等范畴,聚焦能源、基础设 施、制造、技术等领域的合作,为推进中伊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作出整体规划。4月6日,伊核协议在中断2年之后 开启了新的谈判旅程,这些都将给伊 朗的能源发展带来深刻的影响。 

日渐“独立”的伊朗能源 

伊朗是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地区 经济大国,地理位置重要、资源禀赋 优越,人口约8000万,经济总量和 人口均居西亚北非地区第二位(经济 仅次于沙特阿拉伯,人口仅次于埃 及)。然而,由于不利的国际发展环 境,伊朗的潜力一直被压制。 

从资源储备来看,伊朗的资源极为丰富,并且是OPEC创始国之一。 化石能源方面,伊朗拥有全球第 四大石油储量以及第二大天然气储 量。英国石油公司估计,伊朗境内原 油储量约1556亿桶,占全球的9%,天 然气储量占全球的16.1%。

清洁能源方面,伊朗的太阳能年辐射强度平均 可达2100千瓦时/平方米以上,年利用 小时数达1800小时以上,东部地区平 均风速可达10米/秒,风功率密度可达 500瓦/平方米。 

伊朗虽然是世界上举足轻重的产油国,但因为受西方制裁,无法购买 炼油设备和维护备件,本国炼油能力低下,成品油需要大量从国外进口。 长期的国际制裁使伊朗走上了 “自力更生”的发展道路。 2018年以来,伊朗不断提升国内 石油的勘探、开采和炼化能力,既为 解除制裁后的出口做准备,也为减少 国内成品油的进口,节省外汇支出。

2019年,伊朗国家石油公司签署了8 个总价值为12亿美元的石油项目,旨 在将该公司旗下33个油田的日产量提 高35.5万桶。2019年1月,伊朗原油 出口增长到60万~70万桶/日,同年,其汽油日产量已超过1亿升,实现了汽油生产自给自足并向邻国出口。 

2020年,伊朗启动了3个总价值20亿 美元的能源项目,包括年产能14万吨 的聚乙烯石化项目、年产19万升的正 己烷项目以及输送能力为100吨/日的 Goreh-Jask输油管道项目。这些项目均有助于推动伊朗化工行业水平快速提升。 

如今,伊朗 “悄无声息”地加快 了产业升级,对原油出口的依赖度远 远低于沙特阿拉伯等资源型国家。 

今年,伊朗计划将有17个项目投 产,这将使该国的石化行业产能增加 2500万吨。根据伊朗第六个五年国家 发展计划,石化行业确定的所有目标 都将在2022年3月20日前实现。为了 进一步减少对外国公司的依赖,伊朗 还将加大研发,将石油行业的上游服 务本地化。 然而,伊朗也不得不面对能源转 型的压力。 

国际原油市场将长期处于供过于 求的局面已是不争的事实。无论是美 国的页岩油气革命,还是应对气候变 化大背景下全球能源向清洁绿色低碳 转型,都表明化石能源达峰是迟早的 事。纯资源型的国家几乎都希望在维 持国际油价的前提下,尽快加大本国 的出口并快速将资源变现,伊朗也面 如今,伊朗 “悄无声息”地 加快了产业升级,对原油出 口的依赖度远远低于沙特阿 拉伯等资源型国家。

加快清洁能源开发及电网的互联 互通是伊朗未来重要的能源发展方 向。伊朗拥有巨量的能源资源,位于 北部的里海与南部的波斯湾之间,处 于东—西和南—北的过境位置,并与 15个国家水陆相邻,可以成为里海 国家货物过境以及能源走廊(尤其是 输电走廊)过境的优秀合作伙伴。

目前在建的跨国互联工程是伊 朗—土耳其±400千伏直流背靠背联网 项目,一期工程60万千瓦,额定输送 容量120万千瓦。项目建成后,土耳其 电网将与伊朗电网互联互通,形成两 国间的电力输送通道,远期可在该通 道基础上,提高电压等级、增加输送 容量,大幅提升伊朗向欧洲的送电能 力,推动实现欧亚电网互联。

 伊朗能源部长也表示,伊朗已准备好作为西亚最大的发电国将其电网 连接到欧洲国家,向欧洲出口绿色电 力;向东,除阿富汗和巴基斯坦外, 伊朗电网还将与塔吉克斯坦、乌兹别 克斯坦以及印度的电网相连接。 

重启伊核协议 谁家欢喜谁家忧? 

伊核协议一直都是牵动全球的“大动脉”。 

美国曾支持伊朗发展核能。20世 纪50年代美国政府为巩固中东亲西 方势力,向伊朗输入了民用核设施。 70年代末,伊朗爆发伊斯兰革命, 核设施和核技术也落入了反对美国的 伊朗伊斯兰政府手中。随后,美国开 始了对伊朗漫长的经济和技术制裁。 进入21世纪,伊朗一方面看到伊拉克 萨达姆政权在几个月内被摧毁,另一 方面,国内世俗主义要求加快经济发 展、改善生活水平。2003年,在欧盟 的提议下,伊核协议开启了漫长的谈 判之路。

 2008年以后,美国政府为了腾出 更多的精力“重返亚太”,有意与伊 朗达成某种“和解”。 2015年,伊朗与六国(美国、英 国、法国、俄罗斯、中国和德国)签 署“联合全面行动计划”(简称“伊 核协议”),伊朗承诺限制其核计 划,终止发展核武器,仅保留低浓度 的铀用于核电站等民用场景,由国际 原子能机构进行监督。由此,国际社 会解除了对伊制裁。

在伊核协议签订之后,伊朗的能源行业得到快速发展,每日石油出口 量增加了100万桶,GDP平均增长率 达到8.2%,2016年1月至2017年12 月,伊朗累计吸引超过60亿美元的 境外直接投资。这一“喘息”机会使 伊朗的综合国力得到了明显的提升, 逐渐从能源大国向区域大国转变,深 度参与地区事务。此外,欧盟也加大 了在伊朗的能源、高科技等方面的投 资。

 随着伊朗在中东地区的影响力与 日俱增,美国明显“不乐意”了,这 也为后续美国退出伊核协议埋下了伏 笔。 在特朗普政府时期,美国推崇 “美国优先”的外交理念,2018年5 月,正式宣布单方面退出伊核协议, 并分两个阶段恢复对伊朗实施制裁 (制裁目标还包括与伊朗有商业往来 的外国机构)。美国的退出对国际原 油供应、西亚地区安全局势和区域合 作都产生了巨大影响。 拜登上任后,美国政府有意释放 出重回伊核协议的信号,立刻又引起 中东地区的一片风云涌动。

 今年4月6日,伊核问题全面协议 联合委员会开始在维也纳举行会议, 欧盟为维护经济利益和社会稳定与安 全而不得不极力维护伊核协议的有效 性,继续通过“穿梭外交”的方式沟 通美国和伊朗方面的意见。 然而,就在此次会议不久之后。4 月11日,伊朗核设施再遭网络攻击, 伊朗立即宣布将更换受到破坏的离心 机,并将在纳坦兹增加1000台离心 机,以提升50%的生产能力,同时已 经致信国际原子能机构,表示将首次 开始丰度为60%的铀浓缩活动,而这 一态势也将使伊核协议更加复杂。

 国际原子能机构表示,伊朗核能 仍在可控范围内稳步发展——虽然伊 朗加快了铀浓缩的速度,提高了铀浓 缩的比例,并且数量还在逐月增长, 但仍未到发展核武器所需的丰度和数 量。

 中伊25年“长协” 开启的“一扇窗”

 中国和伊朗都是文明古国,两国 在2000多年前就通过丝绸之路展开了 友好交往;伊朗还是“一带一路”沿 线的节点性国家,伊朗的和平发展对 推动“一带一路”和人类命运共同体 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相关报道,未来25年中国将 在伊朗数十个领域进行价值为4000 亿美元的投资,包括银行、电信、港 口、铁路、医疗保健和信息技术,中国将获得伊朗的常规石油供应。

伊朗政府对中伊双边协议给予了高度评价。外长扎里夫将此协议称 作“具有历史意义的25年战略路线 图”,总统鲁哈尼强调要加快协议的 落实。伊朗驻巴西大使表示,中伊25 年协议有益于两国伙伴关系,也“将 为新的‘世界秩序’奠定基础”。

中伊双方经济结构、能源供需的 互补极强,全方位的合作将带来巨大 的双赢效果。2020年中国向伊朗出口 商品85.1亿美元,以成套设备、五金 建材、汽配油配、小商品为主,进口 商品64亿美元,以原油、石化、矿产 原料、农产品为主,年度经贸额创15 年来新低。

展望未来,中伊“长协”将为双 方带来广阔的发展空间,伊朗甚至具 备复制中国发展经验的可能,全面推 进工业化和信息化,开启一个崭新的 时代。 

(作者系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高级 研究员)




作者:岳锋利 来源:能源评论 责任编辑:jianping

太阳能发电网|www.solarpwr.cn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