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能源”似乎是个既熟悉又陌生的词。水、电、气、热……每一种能源都是生产生活所需,但如何将种种能源进行整合,实现最优最合理利用,却成了行业极其头疼的问题。毕竟,每一种能源都已形成相对独立的行业,整合起来并不简单。因此,有人开玩笑地说,综合能源就是一个筐,想往里装什么就装什么。此话折射出“综合能源”定位的尴尬。一
“综合能源”似乎是个既熟悉又陌生的词。水、电、气、热……每一种能源都是生产生活所需,但如何将种种能源进行整合,实现最优最合理利用,却成了行业极其头疼的问题。毕竟,每一种能源都已形成相对独立的行业,整合起来并不简单。因此,有人开玩笑地说,综合能源就是一个筐,想往里装什么就装什么。此话折射出“综合能源”定位的尴尬。一方面,业内都认为其市场广阔、大有可为;另一方面,却找不到抓手发力。
6月8日,中国能源研究会依托“科创中国”平台举办综合能源产业峰会。业内专家、学者再次探讨了综合能源产业发展有关话题,寻求问题解决之道。一种较为普遍的观点认为,若想打开综合能源广阔市场,必须打破行业壁垒,持续深入推进跨界融合。
综合能源应节能、高效、低碳
近年来,中国能源研究会持续开展综合能源领域的调研。峰会上,研究会电能技术专业委员会综合能源科技服务团队作了报告,称“综合能源是一个筐,什么都往里装”是一个错误认识。
在团队的研究结论中,综合能源包括两方面内容,综合能源系统与综合能源服务。系统指的是,多能源输入后,经转换分配,再到多能源输出的能源供应体系。服务指的是,能源产业链由单一环节向纵横延伸互联,集成多个能源品种、多种服务形式,从以产品为中心向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模式转变,重塑能源产业消费形态。
依照这样一种定义,综合能源似乎仍旧是个包罗万象的概念,起码在业内,并无确切的定论。
因此,杭州数元电力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俞庆曾多次表示,综合能源服务可能是个伪命题。似乎除了管制业务之外,所有与能源沾边的服务都可以算综合能源。一个概念一旦过于宽泛,也就意味着落地艰难。
中国建筑设计集团智慧建筑技术中心总经理、日本九州大学研究员赵飞曾在日本研究能源、建筑节能问题多年,他在峰会上坦言,对于综合能源的概念仍旧感到困惑。但无论如何,综合能源实施载体是建筑,“目的是要通过控制负荷、利用自然能源、提高设备系统效率等方式实现建筑大幅节能。”
伴随着全球低碳转型趋势,在节能过程中引入可再生能源已不可避免。赵飞认为,未来要打造适合光伏、风电等可再生能源的综合能源系统,在运行中实现能源需求平衡,朝着碳中和目标努力。
峰会上,多位专家学者的观点有不尽相同之处,但大体能形成的一致性意见认为,综合能源系统要通过多种能源的协同耦合,实现节能、高效;服务上要朝向以客户为中心进行转变。当然,在碳达峰、碳中和大背景下,能源的清洁低碳也是必须考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能源要互补,行业需融合
峰会上,多位专家学者均不约而同地表示,在涵盖多种能源的综合能源行业,市场前景极其广阔。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员周伏秋在主旨演讲中称,据研究测算,“十四五”我国综合能源产业投资超3万亿元。
“我国的能效发展水平较低,有太多的历史欠账。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压力下,必须大力发展综合能源。”周伏秋表示,未来储能、需求侧响应等将是能源系统建设中,非常重要的方向。
专家认为,在综合能源系统发展建设中,通过多能互补,实现不同能源间耦合,是极其重要的。
天津大学电气自动化与信息工程学院教授刘洪提供了一种系统建设思路。他认为,未来能源系统实质是以电为核心,电力与燃气、热力系统耦合日渐紧密。
能源之间如何实现互补耦合?刘洪举了个例子:电是实时的,但热不是,人体对温度的感知不如对光来得灵敏,这恰好提供了互补空间。“我们可以设计仿真模型,通过大数据获知用户热能、电能的使用情况。电能与热能转化过程,尽可能在价格低谷时段完成,实现降低成本、消纳清洁能源的目的。”
依照此种思路,需要强化不同能源品种系统间的关联。而这,就更需要打破行业壁垒,推进跨界融合。
“电力的、燃气的、建筑的,都有一套体系,各自搞各自的,其他专业的都进不来,这样设计出来的系统建筑,怎么可能实现互补、节能呢?”赵飞呼吁,“能源系统是一个综合的事情,不能各专业自顾自的,必须统筹考虑。”
英国卡迪夫大学讲师周越谈到英国本地能源系统发展情况,或许能给我国综合能源发展提供一些借鉴。
2014年以前,英国能源系统主要是分散式的,由一个个社区自主建设。但2015年后,英国推行本地能源战略,在政府和企业统筹下,加强能源系统广泛互联,更大范围内协调补充配置,最大限度地进行清洁能源消纳,以服务低碳能源转型。
“我国政府力量很强大,完全有能力在城市规划中,优先统筹规划综合能源,最大限度地推进不同能源品种间的融合发展。”赵飞说。
原标题:中国能源研究会举办综合能源产业峰会 发展综合能源产业需推进跨界融合
作者:帅泉 来源:南方电网报
责任编辑:jian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