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海外能源依赖较大和能源自给率较低是日本能源稳定挥之不去的隐忧,也是影响日本未来能源政策的重中之重。10月26日,日本首相菅义伟在执政后的首场施政演说中宣布,日本最迟将在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菅义伟表示,要尽最大努力构筑低碳社会,实现绿色发展。菅义伟的承诺比此前安倍首相时期日本承诺的到2050年削减80%的碳排放目标又前
对海外能源依赖较大和能源自给率较低是日本能源稳定挥之不去的隐忧,也是影响日本未来能源政策的重中之重。
10月26日,日本首相菅义伟在执政后的首场施政演说中宣布,日本最迟将在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菅义伟表示,要尽最大努力构筑低碳社会,实现绿色发展。菅义伟的承诺比此前安倍首相时期日本承诺的到2050年削减80%的碳排放目标又前进了一步。
随着首相任职时间最长的安倍因健康问题闪电辞职,从安倍内阁官房长官任上转而竞选总裁成功,日本第99任首相菅义伟在疫情下完成组阁,日本正式进入了后安倍时代。
在新冠肺炎疫情重创世界经济,石油、液化天然气、煤炭等需求减少,全球能源整体价格走势低迷的背景下,作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第五大能源消费国的日本,能源战略是否调整,能源政策将走向何方,疫情下的能源政策如何演绎,核能重启前景是否可期?这些都是菅义伟内阁推进经济复苏必须考量的问题,也是日本能源战略及政策稳步展开的风向标,更是资源外交及能源合作的晴雨表。
未来,日本若要实现将能源自给率在现有基础上翻倍提升至25%,并履行《巴黎协定》将温室气体排放降至26%的目标,直至未来实现零排放,还需要进一步减少
对石油、煤炭等化石能源的依赖,提高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新能源的应用。
震后能源,以“稳”为主
2011年,日本大地震过后,随着核电的陆续叫停,日本能源对煤炭等化石资源的依赖日益加大,已由震灾发生前的约60%提升至2012年的约90%,2017年这一比例降至80%,特别是液化天然气的比重占到了全部发电量的约40%。日本石油、天然气、煤炭等化石能源几乎全部依靠进口,导致日本一次性能源自给率大幅降低,由震灾前的约20%骤降至2014年的6.4%,2018年至今虽然恢复到了11.8%,但这一比例对于能源战略而言,依然是安全性较低的自给率。因此,菅义伟内阁既要巩固基本的能源战略和策略优势,同时也面临着能源战略转型与政策调整的新挑战。2018年7月,安倍内阁出台了《第五次能源基本计划》,按照该计划,日本能源战略的目标突出3E+S(即稳定供给、经济效率性、环境适应性及安全性的战略)原则, 这一原则也适用于今后10年日本的能源战略发展。
可以肯定的是,菅义伟内阁的能源战略将基本延续安倍内阁制定的《第五次能源基本计划》,但从打造菅义伟标签的能源政策看,适应疫情下的能源战略不仅要维持确保能源的稳定供应,还要强化应对气候变化对策,更要实现疫情下可持续的能源平衡,并以此来推动能源新产业实现竞 争力的突破,推动绿色环境和高效增 长的相互促进,营造能源政策传导经 济社会的良性循环。
日本能源消费总量的逐年减少并不意味着日本经济出现衰退,相反,日本能源利用效率提升了40%。
消费下降,利用率上升
近年,日本能源供给与消费处于 较为均衡的状态,一次能源中的化石 能源比重降低,一次能源消费总量呈 逐年走低态势,能源自给率比2017 年增加2.3%。二氧化碳排放量10.6亿 吨,比2017也减少4.6%。从日本能 源厅2020年2月发布的2018年度日本 能源消费情况看,最终能源消费比 上年同比减少2.7%。其中石油减少 4.1%,城市用煤气减少3.3%,电力减 少2.0%,煤炭减少1.9%。从分部门 的最终消费情况看,企事业单位减少 2.1%,运输部门减少1.2%,居民消费 减少7.8%。
不过,日本能源消费总量的逐 年减少并不意味着日本经济出现衰 退,相反,日本能源利用效率提升了 40%。这印证了从20世纪70年代石油 危机爆发以来,日本能源消费逐渐步 入效率领先、质量第一的发展阶段, 并有望成为引领全球绿色能源消费的 示范型国家。 单看电力消费,日本拥有亚洲最 大的东京电力公司等九大区域供电公 司,电力供应也是左右日本能源供给 与消费价格,并影响日本经济社会稳 定发展的重要因素。
从2018年日本电源构成及最终电 力消费看,发电量中,可再生发电占 比16.9%,非化石发电占比23.0%。核 能、太阳能、风能及生物质能分别增 长97.3%、13.8%、15.3%和8.1%。从 2018年电力最终消费看,在消费总量 9457亿千瓦时中,企事业单位为6674 亿千瓦时,其中制造业为3408亿千瓦 时,农林水产及矿业建筑业98亿千瓦 时,其他业务等3168亿千瓦时,居民 消费2607亿千瓦时,运输部门175亿 千瓦时。除制造业微增0.5%和运输业 持平外,均呈现不同程度的减少。
今年6月发布的《2020日本能源 白皮书》显示,日本将推进“高效率 低碳技术”及“碳回收技术”来阻止 全球变暖,同时致力于拓展新能源领 域的交流与合作,政策上将布局能源 的供给与需求双向化发展的“电力双 向流动”。
可以说,在安培时代,日 本能源供给进入了企业加大节能减 排、国民环保意识高涨、能源循环利 用的向好局面。
核能,让未来颇为纠结
对海外能源依赖较大和能源自给 率较低是日本能源稳定挥之不去的隐 忧,也是影响日本未来能源政策的 重中之重。受限于本国匮乏的资源 条件,日本90%的进口石油依靠海湾 国家,20%的进口天然气依赖中东地区,这种背景下的日本能源安全及稳 定一是离不开高效和长效的国际合作 保证,二是离不开对重启核能这条便 捷之路的依赖。 2010年迄今,日本能源自给率走 过了堪称过山车一般的大起大落。
由于“3?11”大地震导致福岛 核电站核泄漏,也连带叫停了日本其 他所有的核能发电,能源自给率也 由2010年的20.3%暴跌至2011年的 11.6%,2014年跌至谷底6.4%。随着 逐渐重启部分核能发电,2017年及 2018年日本能源自给率逐步恢复到 9.6%和11.8%的水平,然而,依然无 法回到2010年的近年峰值水平。 导致能源自给率宽幅震荡的最主要因素是核能政策的捉襟见肘,
目前,日本政府仍然在确保核能发电安 全与被动去核能是否可行之间徘徊。
首先,日本能源自给率的提高 暂时离不开核能发电的支撑。2017 年日本一次能源供给中,与石油占 比36%、煤炭占比25%、天然气占比 18%、可再生能源占比11%相比,核能只占1%,即使是2019年这一比例也 只有不到2 %。电源构成中,与2017 年天然气占比高达40%、煤炭占比 33%、可再生能源占比16%、石油占 比9%相比,核能只有3%。
但从日本 政府2030年的规划看,一次能源供给 和电源构成中的核能占比分别提升至 10%~11%和20%~22%,说明日本至少在可预见的10~20年内,坚定了逐 渐重启核电的决心,也意味着在可再 生能源不能以双位数增长的前提下, 日本无法实现核能零发电和向德国一 样大张旗鼓地推动去核电化,保留核 能发电和在确保安全性前提下扩大其 利用是基本趋势。
其次,是安全因素,日本国内主 张零核电及去核能发电的声音加大。 3?11大地震造成的福岛核泄漏使战后 日本持续多年的“核电安全神话”一 夜之间崩塌,甚至使日本核电出口受 到重创。包括前首相小泉纯一郎在内 的很多前领导人及著名环保人士都对 核能发电断然说“不”,并不断呼吁 日本社会形成去核电氛围,最终实现 零核电目标。
尽管如此,未来日本的核能战略 将依然延续,其核能政策将向更加注 重安全转变。从世界发展趋势看,核 能属于清洁能源,具有供应较为稳 定、发电成本低廉、温室气体排放少 等优点。不仅美英法等多国一直在利 用核能发电,韩国和阿联酋等国还在 致力于扩大核能发电。国际能源组织 也预测今后世界核能发电仍将处于增 长态势,甚至有多重研究认为要实现 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和巴黎框架协 议,伴随全球去化石能源,核能将成 为稳定且清洁的替代能源。
在这种背景下,日本长期或可走 上追求摆脱对核电依赖的新能源发展之路,但短期不会放弃核能发电,将 在优先确保符合新安全标准的同时推 进重启被叫停的核电站。
截至2019年8月5日,日本全部60 个核电机组中,决定废炉的有24座, 还没有申请新安全认证的有9座,正在安全审查的有12座,批准设置变更的 有6座,正在启动的有爱媛县四国电 力公司的伊方发电厂三号机组、鹿儿 岛县九州电力公司川内核电1、2号机 组、关西电力公司高滨发电厂3、4号 机组等9座。 未来,日本若要实现将能源自给 率在现有基础上翻倍提升至25%,并 履行《巴黎协定》将温室气体排放 降至26%的目标,直至未来实现零排 放,还需要进一步减少对石油、煤炭 等化石能源的依赖,提高太阳能、风 能、地热能等新能源的应用。
同时, 作为世界第三核能大国,日本将继续 把推进重启核电作为“重要的基荷电 源”和清洁能源,加快福岛核电站的 灾后恢复,推动川内核电1、2号机组 重启,并带动其他核电站有序重启, 从安全第一、稳定供应、降低成本、 抑制排放层面实现2030年核电占比超 20%,并需要解决疫情下核电重启带 来的民众担心及可能的社会影响及法 律纠纷。
(作者系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东北亚研究所 所长、研究员,东北亚战略研究院首席专 家)
作者:笪志刚 来源:能源评论
责任编辑:jian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