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隆基股份、晶澳科技、晶科能源、阿特斯太阳能、中宇科技、潞安科技、润阳科技七家企业光伏公司发布联合倡议,呼吁建立统一的M10硅片尺寸标准,即182mm*182mm。其中,隆基股份为全球最大的硅片供应商,晶澳、晶科、阿特斯为重要的光伏组件厂家;润阳、中宇为重要的太阳能电池厂家。
上述《联合倡议》称,基于大尺寸硅片的高功率组件是近年来光伏行业上下游企业创新的主要方向之一。然而在这一过程中,企业采用的硅片尺寸不统一,造成光伏产业链包括硅片、电池到组件以及玻璃等辅材的制造成本上升,并对客户的产品选择,光伏系统的安装,上下游协同等造成较大困扰。七家公司共同倡导建立几何尺寸为182mm*182mm的硅片标准(M10),并在行业标准组织中将这一尺寸纳入标准规范文件,目的是减少资源浪费,促进光伏产业的健康发展。
此次联合倡议的影响无疑将席卷整个光伏产业链。
“这次几个头部企业大厂联合统一尺寸,也是希望结束乱象,才能进一步降低度电成本,全面推进平价上网。”隆基股份相关负责人称,“光伏硅片尺寸哪怕多那么几毫米,对中游电池生产、组件生产、乃至下游电站开发都影响很大,尺寸越多,下游成本越大。最后这些成本都增加到市场环节,各个大厂硅片都统一了,将利于中国光伏整体出海竞争。”
与此同时,此次光伏行业巨头发起的标准化浪潮也引发了“是否存在恶性竞争”的质疑。
与隆基股份一同在光伏硅片领域形成双寡头格局的中环股份,是上述说法中的“被打压”对象。
中环股份于2019年8月推出了全球首发的M12、M10、M9等“夸父”系列大硅片新产品。其中,单晶硅正方片M12尺寸为210mm,M12硅片具备更高的光电转换效率和生产制造效率,被认为将改变整个光伏业态的竞争格局。
对此,互动平台存在质疑声称,市场需求最终将过渡到更具销量、成本更低的M12硅片,此次隆基股份等头部企业倡导统一标准,是掩盖自身技术落后、垄断竞争优势的手段。
不可忽视的是,国内光伏企业在海外市场的竞争格局也在不断打开。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预测,2020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规模将在110—120GW。其中,国内新增装机规模约为40GW,呈恢复性增长态势。海外新兴市场进一步扩大,GW级市场数量持续提升。
业内人士接受界面新闻采访表示,普遍来看,今年上半年国内光伏电站装机需求有所增长,但还是比预期要低一些,光伏行业的产能过剩问题一段时期内仍将持续。因此,疫情结束后,光伏行业将展开激烈角逐的还是海外市场。此次光伏行业的标准化倡议,将一定程度上提高海外市场的产品接受效率,利于中国光伏企业整体出海竞争。
原文《竞价补贴超预期,A股光伏行业“涨声”一片,标准化之争谁是赢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