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难以采取全球化措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

2020-03-31 06:54:40 太阳能发电网
【COLUMBIA SIPA Center on Global Energy Policy 网2020年3月27日报道】新冠肺炎已扰乱人类的日常生活,造成大面积确诊病例、死亡病例,更使全球经济陷入萧条之中。各国政府为积极应对,采取了前所未有的举措措施,比如封城、禁止旅行游、国家间彼此实施管制封关。这些极端措施举措让气候活动人士看到希望

【COLUMBIA SIPA Center on Global Energy Policy 网2020年3月27日报道】新冠肺炎已扰乱人类的日常生活,造成大面积确诊病例、死亡病例,更使全球经济陷入萧条之中。各国政府为积极应对,采取了前所未有的举措措施,比如封城、禁止旅行游、国家间彼此实施管制封关。这些极端措施举措让气候活动人士看到希望,相信实施同样目光长远有远见的政策也有望解决类似同为威胁人类生存威胁的全球变暖难题。,但实则不然,同抗击肺炎一样,人类应对全球变化也面临一些阻碍。


科学家警告称,随着时间的推移,新冠肺炎的影响会急剧扩大,威胁到大多人的生命,那些易感人群极易受到威胁。与此同时,科学家也称虽然气候变暖速度慢,但它也会对不少人造成严重伤害。如果各国政府和企业可以采取一些极端措施,借此取消运动季、限制人口流动、甚至停工停产,那么同样的措施是否也能运用到能源领域,改变现有的能源生产消费方式?


实际上,新冠肺炎的爆发揭示了应对气候变化如此艰难的三大原因。


第一,为阻止这类传染性大的疾病蔓延,我们需以极端的方式改变日常生活习惯,保护他人利益。拯救生命、助力医疗系统减免负需减缓肺炎的传播速度。为此,我们需采取一系列公共卫生措施,包括避免与他人接触,尤以避免与那些尚未察觉自己是病毒携带者的人接触。虽然许多年轻人和身体健康者确诊后能从中恢复健康过来,但是仍有必要保持“社交距离”,帮助老人或携带潜在疾病者有基础病者避免感染这种病毒。


换言之,稳定确诊人数须全人类共同做出努力。有些人会进行自我隔离,对他人负责。但如果大多数人反其道而行之,那么即便少数人为减缓新冠肺炎传播速度做出种种让步,全人类也得不到应有的回报。再者,就算人人都自我隔离,那些不易染病者可能会借机“搭便车”,继续维持原有的生活方式。


同样,应对气候变化也须全人类共同做出努力。姑且不提各国排放的温室气体的具体数据,这些温室气体共同导致了全球气候变化现象。美国每年排放的温室气体占到全球的15%,欧洲占到9%。欧盟相关立法者可能会选择加快脱碳,让欧洲人为此付出经济代价,但除非世界上其他国家也采取类似措施,否则这对避免气候变化带来的负面影响几乎没什么效果。

 


不过,应对气候变化须全球各国齐心协力往往成为不少国家推脱的接口。比如美国众议院共和党人常辩称,如果中国不承诺大幅减排,美国也不做出类似承诺。


第二,应对气候变化需须公众参与,重视教育。如果公众广泛了解气候变化对人类构成的严重的威胁,全人类共同为之努力就指日可待。


一些亚洲国家和地区同美国和欧洲国家相比,从以往未能有效应对疾病的失败经历中吸取教训,迅速应对新冠肺炎。例如,经历非典(SARS)的香港居民取消了聚会,甚至在政府采取应对措施前就开始有意保持“社交距离”。


第三,新冠肺炎揭示了碳排放和经济活动之间的紧密联系。


几十年来,各大经济体都提高了能源使用效率,这导致经济增长所需的能源数量和碳碳排放量都有所下降。


新冠肺炎导致全球经济陷入停滞,经济学家担忧的可不仅是经济衰退问题,而是全球经济或再次陷入萧条期。种种迹象都表明全球经济增长可能由此遭到巨大冲击,这可能导致自2008年全球经济大萧条以来,2020年碳排放量首次出现下降。


这似乎正是气候变化人士预期的结果,但事实并非如此。首先,经济紧缩并非理想的、可持续的减排方式。2009年来,碳排放量大幅增加。 更严重的是,人类意识到只有类似2008年大萧条或新冠肺炎这样严重的危机事件才能导致严重的经济衰退,继而才能降低碳排放,这无不提醒人类:碳排放与经济增长联系紧密,因此,减少碳排放任重而道远。


总之,新冠肺炎对人类有效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难题影响甚微。不过人类醒悟过来,只要全人类共同努力、公众对此理解支持、各国在支持全球经济增长和能源使用的同时实现能源结构的脱碳化,就能有效解决全球变暖难题。



作者:翻译段宇 来源:能源舆情 责任编辑:jianping

太阳能发电网|www.solarpwr.cn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