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民进党当局“经济部”近日公布的公营事业上半年获利数据显示,台湾电力公司亏损高达297亿元(新台币,下同)。台电在谈到其大亏损原因时表示,除国际燃料价格上涨,主要是天然气发电比例上升,导致整体发电成本增加。这种说法是片面的、局部的说法。国际燃料价格上涨,首当其冲的应该是台湾“中油”,其次才是台电。可“中油”不仅不亏损,还赚到283亿元的利润;而使用油、气的台电却出现高达297亿元的大亏损。
其实,台电亏损大是缘自于民进党选举思维操作,即一味迎合台湾民众普遍对核能发电存在安全顾虑,期待寻找替代办法废除核能发电,以及希望长期冻结不涨电价的心理,不顾客观经济规律,害怕引起民众不满、丢失选票,从而一古脑儿地提出和实施“非核家园”计划与目标。在民政党的主导下,2017年5月台湾“立法院”三读通过修正“电业法”。修正后的“电业法”中明确核电厂应于2025年全面停止运转,把蔡英文力推的“2025非核家园”计划正式写入台湾地区“法律”。
台湾地区近年来出现缺电危机,对台湾民众的生产和生活造成巨大影响。例如,2017年8月15日,台湾发生了18年来最大规模停电事故,殃及17个县市,约690万户民众遭受停电。事故前一周台湾地区的电力实际备用率仅为2.3%,最低时仅有1.7%。所以,“815停电”事故,表面上是由于人为误操作,实际上反映了台湾电力供应一直存在着断电风险。
面对台湾缺电、停电可能性升高的新情形,蔡当局冒着违背“非核”“神主牌”和承诺的指控,于2018年3月20日透过其“行政院原能会”发布公告,同意台电关于核二2号机组再运转的申请。与此同时,蔡当局增加对原油、燃煤、天然气等国际燃料的进口数量,依靠更多的燃油、燃煤及天然气来增加发电量,保障电力供应的稳定,减少乃至避免出现缺电、限电和停电的状况。此举既大幅增加了发电的成本,也造成严重空气污染。
台电公告的数据显示,截止今年5月底止,台电每度“自发电力”中,燃气的成本为2.71元、燃煤为1.59元、核电1.15元。每度的“购入电力”中,燃气成本为3.24元,燃煤为2.32元、再生能源为4.16元。
台电的电价调整虽有计价公式,但“电价费率审议会”每半年才检讨一次,而在蔡当局的主导下,经常是以“考虑水患风灾”“为稳定物价”等冠冕堂皇的理由不作相应调整,造成成本与费率严重脱节。例如,蔡英文上任后民生电价连续两年未作调整,虽然后来在2018年上半年将电价调涨3%,但住宅500度以下及小商家1500度以下皆不调,下半年则因“九合一”选举而全面冻结电价。因此,台电2018年亏损81亿元,经“电价平稳准备”挹注347亿元,才扭亏为盈。
蔡当局“行政院”为避免电价调涨冲击明年的“大选”,早在今年3月透过“经济部”电价费率审议会,作出了“考虑目前‘燃料成本较去年为低’,故决议本次电价不调整”的宣告。然而,台电如今公开说出“燃料价格较去年同期增加”的事实,证实了“经济部”所说的“燃料成本较去年为低”是骗人的谎言。
另外今年1至5月各种能源的发电占比为,燃煤为40.5%、燃气为33.4%、燃油为7.5%、核能为12.2%,再生能源为5.2%。这样的发电结构已让台电严重亏损;倘若以蔡当局所作出的2025年气电50%、煤电30%及再生能源20%的“非核家园”规划,届时便宜的煤电减量、核电悉数退役、昂贵的气电与再生能源分别再增加17%与15%,未来不是电价必须大涨,就是台电必须破产告终!
试想,民进党当局在选举考量下,一方面推动“非核家园”计划,大幅增加发电成本,另一方面又不适当调涨或延后过于小幅调涨电价,台电不大亏损才怪呢!
原标题:台电亏损高达297亿,缘自民进党选举思维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