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批光伏领跑者项目临近 企业多条技术路径抢夺制高点

2018-11-15 06:34:39 太阳能发电网
11月14日,一位光伏EPC公司人士向记者透露,目前消息的口径是2019年领跑者基地将有22个,每个基地安排500MW的规模,也就是将会有11GW的领跑者项目。 国家能源局此前曾透露,将会在今年下半年适时启动第四期光伏领跑者项目,按照领跑者项目一年启动一期的惯例推测,2018年只剩下一个半月,第四批领跑者项目

11月14日,一位光伏EPC公司人士向记者透露,目前消息的口径是2019年领跑者基地将有22个,每个基地安排500MW的规模,也就是将会有11GW的领跑者项目。


  国家能源局此前曾透露,将会在今年下半年适时启动第四期光伏领跑者项目,按照领跑者项目一年启动一期的惯例推测,2018年只剩下一个半月,第四批领跑者项目离批复越来越近。


  但一位光伏组件企业人士则认为,现在虽然相关工作已经启动,但第四批光伏领跑者的结果预计将在明年中旬才会正式推出。因为目前第三批领跑者项目还在建设当中,技术门槛更高,执行要求更严格,现在10个应用领跑者基地距离并网只有不到两个月的时间,但只有江苏泗洪应用领跑者基地成功并网。


  领跑者基地作为光伏向平价上网的示范项目,也承担了推动新型光伏电池技术产业化进步的任务。下半年以来,隆基、中来、晶澳等在新技术电池产业化方面竞争愈加激烈,争相标榜自产组件可以成为领跑者项目中的优选。随着更多企业加入,更高效率电池的产业化正在进行中。


   PERC和双面势头不减


  2015年1月,国家能源局提出光伏领跑者计划,初期目的在于鼓励光伏新技术的应用和发展,从而推动整个产业链向高端制造发展,摆脱低端重复建设的困局。


  2016年,第二批领跑者计划引入竞价机制。第三批领跑者计划吸取了前两次招标建设的经验,在基地评选期即引入了五方面考核,引导地方政府降低企业投资的非技术成本。第三批领跑者竞价的结果显示:部分地区的报价已经低于当地火电价格。


  国家能源局的“领跑者计划”,发挥了从示范到引领的作用,促使光伏产业走向高技术、高质量、高效率发展。未来,随着系统端成本的继续下行以及非技术成本的控制,领跑者有望推动国内集中式电站大规模走向平价上网。


  在领跑者项目中,最受关注的是组件的转换效率。以PERC、TOPCon、MWT、HJT等为代表的高效电池正全面开花。


  “高效率电池种类很多,产业化前景良好的主要是硅基电池。经过60年的努力,硅基电池效率普遍高于20%,最高达到26.6%,已经接近S-Q理论极限。”在11月12日举办的2018第九届中国太阳能光伏高峰论坛上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博导曾祥斌表示,硅基电池中,发展空间大的是基于PERC(PERLPERT)系列太阳能电池。


  11月8日,隆基宣布,经独立第三方认证测试机构TüV南德测试,隆基60型组件光电转换效率达20.83%,再次打破单晶PERC组件效率世界纪录,这已是2018年以来隆基乐叶第四次刷新组件技术的世界纪录。


  PERC从第一批光伏领跑者项目开始就有不俗的表现,晶澳作为“PERC专利持有者”,为第一批光伏“领跑者”项目提供了近50%的光伏组件,行业发货量第一,其中PERC组件占比40%。


  而除了PERC组件,可以与各种高效技术叠加的双面电池正全面加速。第三批领跑者项目中,双面技术越来越成为标的新宠,在应用领跑者基地项目中,双面技术占比达53%;而在技术领跑基地项目中,双面技术占比高达66%。双面双玻组件总中标量约为2.6GW,占比达52%。


  上述光伏组件企业人士预计,随着 1500V系统和1500V逆变器产品技术成熟,双玻组件的优势还将继续放大。


  “从1000V提到1500V,最主要的目的还是降成本。”该人士表示,其实1500V的组件系统很早就推出了,但是由于后端包括逆变器、直流开关等一些配套设备迟迟没有跟上,所以延迟了几年。从去年开始1500V的逆变器国内也开始进行规模化量产,这样匹配起来从系统建设成本上会有一个很大的降低。


  另外,双面双玻和斜单轴、平单轴的匹配也能起到叠加效果,提高发电增益,而且双面双玻和双玻产品成本本身也在降低。


  



作者:杨悦祺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责任编辑:jianping

太阳能发电网|www.solarpwr.cn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