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26日,国际电工委员会(IEC)第82届大会在韩国釜山召开。会议期间,IEC各国家委员会一致提名选举现任IEC副主席、中国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董事长舒印彪为IEC第36届主席,任期为2020-2022年。
这是该组织成立112年来,首次由我国专家担任最高领导职务,是我国参与国际标准工作的重要里程碑,是国家电网落实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积极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取得的又一重要成果。
IEC成立于1906年,成员覆盖171个国家(我国于1957年加入),是电工、电子和相关技术领域全球公认的标准制定和合格评定机构,是目前世界上最权威的三大国际标准化组织之一。舒印彪当选IEC主席,不仅反映了我国在国际电工领域不断提升的影响力和话语权,是我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和国际标准工作的重要成果,同时反映出改革开放中成长起来的一批优秀企业家和专家开始走到国际舞台中央,奉献中国智慧、承担国际责任,也标志着我国参与国际电工领域标准工作进入新阶段。
国际标准制定话语权显著提升
目前,在国际三大标准组织中,我国已担任了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主席、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副主席(2018年10月当选IEC主席)、国际电信联盟(ITU)秘书长等职位,成为IEC常任理事国,很多中国专家在国际标准组织中担任专业委员会的首席专家,大幅提升了我国制定国际标准的话语权。
截至2018年6月,我国主导制定ISO/IEC标准502项,其中国网主导制定了59项国际标准,涵盖特高压、智能电网、新能源并网、电动汽车充换电等领域。
同时,我国逐渐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标准赶超。在传统工业领域,国际标准主要由美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主导。在高铁、核电、特高压、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我国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标准体系,标准化工作比肩发达国家,进入世界先进行列。2008年以来,IEC新成立的5个新技术委员会全部由国网发起成立。
我国的电动汽车充换电标准体系与美国、德国、日本并列为世界四大标准体系;我国主导制定的特高压、新能源接入等国际标准成为全球相关工程建设的重要规范。国网依靠特高压领先技术,成功中标巴西美丽山水电站送出一期、二期两个±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大量采用了中国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