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西宁今年将试点太阳能供暖
新华社报道:今年西宁市将试点太阳能供暖,寻求节能、环保新措施。西宁市华罗庚实验学校是西宁首家采用太阳能集热器供暖的单位。走进学校内,楼顶上一排排银色的集热器颇为醒目。该工程以太阳能槽式集热器和壳管换热器加原锅炉系统为热源,整个供暖环节不需要传统的化石资源,既节省了资金,又保护了环境,能为学校一半以上的需热区域供暖供热。
2.法国可再生能源建设获欧盟2亿欧元援助
据电缆网消息: 欧盟的竞争监管机构周一批准了价值2亿欧元的国家援助,以支持法国在2020年之前发展用于自行消费的可再生能源发电。欧盟委员会表示,法国政府的支持计划将有助于增加490兆瓦的新容量,并可用于小型装置。它表示,选定的装置将在10年内以市场价格收取溢价。
3.9300万尼日利亚人民无电可用
据尼日利亚《先锋报》10月17日报道,致力于为非洲国家提供电力供应的国际组织全民用电日前表示,在尼日利亚,至少有9300万人无法获得电力供应。超过60%的尼日利亚人无法用电,而并网人口则面临大量停电。由于技术、资金、运营和监管方面的问题,电力缺口达175,000MW,传统电网供电不足以满足尼日利亚不断增长的人口需求。尼日利亚的能源问题让大多数人感到不满,限制了经济发展的前景和人民福祉的改善,需要寻找替代电力供应。分散式可再生能源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佳方案。
4.巴斯夫与诺镍携手供应电池材料市场
据中国能源网消息 :10月22日,巴斯夫选择在芬兰哈尔亚瓦尔塔(Harjavalta)建设首个欧洲电池材料生产基地,这一投资是去年巴斯夫公布的4亿欧元电池材料分步投资计划的一部分,新基地将以2018年在哈尔亚瓦尔塔启动的初期电池材料生产线为基础,计划于2020年后期投产。基地建成后,如以纯电动汽车计,每年将可为近30万辆汽车提供电池材料。哈尔亚瓦尔塔的新基地将采用当地的可再生能源,如水电、风电以及生物发电进行生产。
5.东南亚发电厂与联合国气候目标冲突
据中国电力新闻网报道:根据牛津大学的一项新研究,近84 %的东南亚国家规划的与已有的化石燃料发电厂跟未来避免气候灾难性变化的境况不相符。该研究强调了政府和金融决策者在支持何种电力技术方面面临的挑战,特别是在东南亚。
太阳能发电网综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