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光伏扶贫电站管理办法》出台,明确了光伏扶贫电站其产权归村集体所有,全部收益用于扶贫。且不得负债建设,企业不得投资入股。《办法》出台带来了诸多利好信息,同时也是表明光伏扶贫正在逐渐趋于规范化。
领跑者技术列入建设指标
4月9日,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印发《光伏扶贫电站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的通知。光伏扶贫是资产收益扶贫的有效方式,是产业扶贫的有效途径。为规范光伏扶贫电站建设运行管理,保障光伏扶贫实施效果,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和《关于实施光伏发电扶贫工作的意见》,制定本办法。
通知明确了光伏扶贫电站其产权归村集体所有,全部收益用于扶贫。且不得负债建设,企业不得投资入股。扶贫对象方面,光伏扶贫对象为列入国家光伏扶贫实施范围的建档立卡贫困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优先扶持深度贫困地区和弱劳动能力贫困人口。电站建设方面,应符合国家相关规程规范和技术要求,主要设备应采用国家资质检测认证机构认证的产品,鼓励采用达到“领跑者”技术指标的先进技术。建设规模按户均5千瓦左右配置,最大不超过7千瓦,单个电站规模原则上不超过300千瓦,村级联建电站外送线路电压等级不超过10千伏,建设规模不超过6000千瓦。消纳方面,明确光伏扶贫项目优先调度,全额消纳。补贴方面,执行国家光伏扶贫价格政策,不参与竞价,优先纳入补贴名录,原则上次年一季度前发放到位。光伏扶贫电站项目计划下达后,对于一年内未开工建设、验收不合格且未按期整改的项目撤回计划,并给予通报。
《办法》提到,鼓励采用达到“领跑者”技术指标的先进技术。在企业看来,具体哪类领跑者技术更适合应用于扶贫项目?相比常规技术,领跑者技术将对扶贫项目收益水平带来多大的提升?
对此,晋能科技总经理杨立友认为,平准化度电成本(LCOE)是衡量光伏项目经济性的通用指标,LCOE既适合衡量集中地面电站、分布式项目的经济性,同样也适用于衡量光伏扶贫电站,能获得更低LCOE的领跑者技术就是更适合扶贫项目的技术。目前普通多晶组件的准入标准为组件转换效率16%,而领跑者标准为17%;普通单晶组件的准入标准为组件转换效率16.8%,领跑者标准为17.8%。使用领跑者组件可以有效提高单位面积的发电量或者减少对土地的使用面积。
东方日升全球市场总监庄英宏则认为,低本高效的领跑者技术都适合应用于扶贫项目。领跑者技术的发电效率高于常规技术,所以,在发电量这一块也是比常规技术更高,至于具体的提升,还是要看采用的具体技术。
“将已经成熟的领跑者技术应用于扶贫项目,这样可以很好的保障项目的经济性与可靠性。”庄英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