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作为中国能源发展的重要参与者和见证者,电力规划设计总院发挥智库创新思想、建言献策、服务政府、服务行业发展的优势,正式发布了《中国能源发展报告2017》。
这份报告是电力规划设计总院2017年行业发展蓝皮书系列报告的首份报告,以能源领域“四个革命、一个合作”为主线,对2017年我国能源发展状况进行全面梳理、综合归纳,并对能源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提出行动建议。
《中国能源发展报告2017》的发布,对能源界、经济界人士认知能源行业的发展现状及趋势提供了重要指导。中国作为世界能源的重要组成,在清洁能源路径转型、能源企业 “走出去”的过程中,如何讲好中国故事?围绕这些问题,报告发布现场,来自国际机构、驻华使馆、专家、能源企业代表发表了各自的观点和看法。
“三化”代表了全球能源变革方向
从世界能源发展趋势看,“三化”代表了全球能源变革的方向:
① 结构上的变化,向低碳化、无碳化发展。
② 方式上的变化,由过去集中式为主向集中式和分布式并举,再向以分布式为主转变。
③ 由过去的电气化、自动化向智能化方向转变。
由此带来较明显的特征,在电力界是“再电气化”,或是电力在未来能源消费中可能出现新跃升的可能性。一旦新增能源系统逐步转为以非化石能源为主,如风能、太阳能,那么燃料成本就会大幅度降低,这对于提升本国核心竞争力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世界能源变革大势的背景下,我国在这一轮变革当中,由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向未来低碳化、无碳化的能源方向转型,我国面临的挑战相比其他国家更为艰巨。
在发达国家在能源消费总量基本达到顶点的背景下,其能源转型只是对存量替代的问题。而我国能源需求在不断增加,现阶段背景仍是以煤炭为主,压力是可以想象的。因此,我国制定了2016年-2030年推动能源生产消费革命的战略。
随着未来能源建设的主导发展方向向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发展,在新一轮能源变革中,中国的能源发展不会再重复历史,滞后于世界一个时代,将由参与者成为贡献者,甚至是成为某些领域的引领者。
任何一种能源都不应该被抛弃
当前,全球企业都在致力于将可持续发展的智能技术变成现实,但是,我们依然不能孤立的看待所有能源,而是要把可再生能源整合到整体能源战略当中,任何一种能源都不应该被抛弃。
比如:LNG(液化天然气)可以发电,虽然在未来不一定如此,但以此为例多方法、多途径深化推进可再生能源发展是必要的。全球有不少企业在推进相关工作,例如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其可再生能源占比可达到70%-80%。在未来,老化的电站会被逐渐代替,柔性技术等新技术也会不断更新积极影响着世界能源发展。
而对于全球都在面临的弃能问题,由于风能本身变化大,很多情况下不可能做一些循环。所以,目前中国的解决方法只能是关闭风电站。今后在全球都增加装机容量的情况下,发电能力也会有所提高,并且会有像能量存储等解决方案。目前中国面临的问题和西方不同,但是可以从如德国、北欧等国曾犯的错误或面临的风险中去学习。
我认为,如果在中国能源战略是以综合发展的方式进行,那么机会更多。并且,在未来,中国可在可再生能源成本下降中作出更大贡献。当然,目前中国已经获得了十分斐然的成绩,这是不言而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