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是中国高举和平发展旗帜,积极发展与沿线国家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的重要倡议,离不开能源产业的互联互通。
作者:王旭辉
来源:中国能源报
原标题:亚非欧电力联网形成共识 促清洁能源大规模开发
“一带一路”,是中国高举和平发展旗帜,积极发展与沿线国家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的重要倡议,离不开能源产业的互联互通。其中,以国内互联、跨国互联、洲际互联三个阶段为实施目标的全球能源互联网顺势而为,在落实“一带一路”倡议中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015年9月26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联合国发展峰会上提出了“探讨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推动以清洁和绿色方式满足全球电力需求”的中国倡议。实践证明,推动电网互联互通可以提升能源安全,保障能源可持续供应,满足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及绿色发展的需求,并提高电网的经济性。为此,《中国能源报》电网版自本期起开设“电网互联支撑‘一带一路’”专栏,向读者展示电网互联互通的重要意义,以及在推动“一带一路”发展中的积极成果。
近日,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主席、中电联理事长刘振亚率团出访摩洛哥、突尼斯、埃及和沙特,分享了全球能源互联网和“三网融合”理念,介绍了该合作组织的工作情况以及中国在特高压输电、智能电网、清洁能源开发等领域所取得的进展,并就加快跨国跨洲电网互联、促进清洁能源开发利用,实现能源可持续发展等与上述各国进行了深入交流。
跨区送电可实现多赢
据了解,非洲、海湾地区清洁能源丰富,仅北非地区太阳能的技术可开发量就高达140多万亿千瓦时/年。但受技术、资金和市场等因素影响,这些地区的清洁能源未能得到有效开发利用。而与之相邻的欧洲则存在巨大的市场空间,根据欧盟《2050能源路线图》,到2050年,欧洲总用能需求将比2005年下降32%-41%,电力需求则增长50%-80%,考虑弃核和火电退出等因素,清洁电力供应将存在巨大缺口。
因此,加快跨国跨洲电力联网,大力发展太阳能发电和风电,不仅可满足非洲和海湾地区的电力需求,还可以与非洲水电以及本地火电打捆送往欧洲和西亚国家,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刘振亚指出:“摩洛哥、突尼斯、埃及和沙特清洁能源资源丰富,且地处非欧、亚非联网要冲,地位和作用十分重要,希望加强合作,发挥各自影响力和作用,共同推进跨国跨洲联网项目早日落地。”
作者:王旭辉 来源:中国能源报
责任编辑:wutongyufg
太阳能发电网|www.solarpwr.cn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