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梁志鹏表示,中国的风电和光伏制造,在国际上竞争力比较强,产量占到了全世界的65%。
来源:网易
原标题:梁志鹏:中国的风电和光伏产量占全世界的65%
2月25日上午,2016年《中国省域竞争力蓝皮书》、《全球环境竞争力报告(2015)》联合发布暨“十三五”时期区域竞争战略研讨会在北京举行。会议对中国各省份的竞争力等情况做出了说明。福建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原党组书记、两部皮书主编之一李闽榕教授对《全球环境竞争力报告》做出了分析。
以下为会议实录:
杨群:现在请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梁志鹏先生发言。
梁志鹏:非常高兴今天能够参加这两个蓝皮书的发布会,在这儿也谈一点个人的感想,不代表我们单位,因为今天是学术性的会议,只代表我自己的观点。
从这两个报告来看,我觉得,从经济竞争力和环境竞争力,与能源还是非常相关的,特别是现在的能源革命,对今后的区域竞争力和环境竞争力也有很大的关系。我们都知道,能源对环境产生不可避免的影响,从经济意义上来讲,主要有两点,能源的供应能力对一个区域的竞争力是至关重要的,可能这两三年大家的感觉不明显,在五年前的时候,像江浙一带,长期缺电,实际上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地方经济的发展。我们也知道西北地区还有西南地区能源资源是很丰富的,同时能源价值也比较低,这方面实际上也是对经济竞争力有关联的。我们现在一方面要大力节能,一方面发展可再生能源。实际上大家很关心,我们这样一个能源发展方式的转变,在改善环境的同时,它的价格会不会上升?上升得多不多?这和经济的竞争力是非常密切的。更多人关心能源和环境的关系,确实我们认为,能源利用方式的合理不合理,对环境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一方面污染物的排放,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以及其他污染物的排放,都有直接的影响,同时还有全球二氧化碳的排放,对全球气候变化是全局性的影响,所以这两块与环境都是密切相关的。
全球气候变化,虽然是全局性的,最后受害的每个局部也是不一样的。对中国来讲,可能我们受到的危害比别的地方还要大一些,因为气象灾害,我们国家也是受害最大的区域。
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的排放,我们国家“十二五”采取了非常坚决的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改善,我们看到环境质量的效益的改善是很有限的,我们要进一步加大力度,因为我们过去派忙的二氧化硫可能是酸雨,影响了我们的土地,并不是过了一年就消失了,所以我们只有加大这方面的力度,才能减少环境污染。
作者: 来源:网易
责任编辑:wutongyuf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