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专家“把脉”泉州新兴产业

2010-10-30 17:41:19 太阳能发电网
泉州新兴产业前景看好   “发展势头很好。”谈起对泉州新能源的印象,中科院院士、中科院太阳电池研究中心主任褚君浩坦言,很赏识泉州在多晶硅、薄膜电池等领域展现的魅力。   不久前,全省最大的太阳能项目——阳光大地(福建)新能源有限公司500兆瓦太阳能电池项目,进驻泉州(南安)光电信息

  泉州新兴产业前景看好

  “发展势头很好。”谈起对泉州新能源的印象,中科院院士、中科院太阳电池研究中心主任褚君浩坦言,很赏识泉州在多晶硅、薄膜电池等领域展现的魅力。

  不久前,全省最大的太阳能项目——阳光大地(福建)新能源有限公司500兆瓦太阳能电池项目,进驻泉州(南安)光电信息产业基地;随着4条各25兆瓦太阳能电池示范生产线建设的完成,我省首条最完整的晶体硅太阳能电池产业链,落户南安三晶阳光电力有限公司……

  作为泉州新能源产业的“排头兵”,泉州的“阳光经济”正上下求索,引领泉州探寻新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的产业“高地”。

  “化合物半导体必将改变现有格局。”中国科学院院士郑有炓在华大讲堂作出如是判断。在潜力巨大的新能源产业——生产化合物半导体太阳能电池方面,敢为人先的泉州企业也已大胆涉猎。泉州创辉光伏太阳能有限公司(南安)CIGS薄膜太阳能电池一期项目总投资2.5亿元,已完成投资1.35亿元,一期投产后,将年产12.5兆瓦薄膜太阳能电池,预计年新增产值4亿元。

  砸下近5亿元,福建钧石能源有限公司使用先进的PECVD沉积工艺,建成专业生产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生产线20条。鲤城则诞生了国内第一个国家级微波通信特色产业基地——国家火炬计划(泉州)微波通信产业基地。

  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绿色低碳的新能源,正吸引着泉州越来越多的关注。小岞风电场计划12月份基础开挖,2011年底投产,它的建设将终结泉州“零风电”的历史。而其身后,还有体量更大的48兆瓦的惠安赤湖风电场工程、晋江金井风电场工程……未来,他们都有望成为泉州经济的新名片。

  一组数据可以说明新能源产业的“泉州速度”:2009年全市新材料产业实现产值约15亿元;今年上半年,我市新能源产业规模以上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约16亿元,现价累计增长28.2%。

  未来,泉州的目标是:重点发展太阳能、风电、生物质能及LED照明、新型环保电池等新能源产业,力争形成具有行业影响力和竞争力的重点产业群,培育扶持壮大一批新能源骨干企业,形成1—2家年产值50亿元以上企业,3—5家年产值10亿元以上企业。

  博弈时代抢占产业制高点

  在不少与会院士专家看来,以太阳能新能源为代表的新兴产业迎来发展的春天。

  国家确定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先导产业和支持产业。大江南北,新能源发展已现百舸争流之势,各地纷纷抢占新能源发展制高点。

  业界认为,光伏产业已经进入博弈时代。从产业发展前景和趋势来看,节能减排日益受到重视,使得半导体照明的应用日益广泛,也使得国内外大批厂商竞相投入这一新兴产业领域。

  不过,与会的院士专家普遍认为,当前由于世界经济形势的变化,太阳能光伏产业进入了相应的调整阶段,但发展的大势不可能改变,目前核心的问题是继续创新,关键的环节是扩大技术。

  用行业前瞻眼光抓住商机

  泉州三晶硅品精制有限公司研发的“物理法”提纯高纯度多晶硅技术,在材料上的突破得到不少院士专家的充分肯定。专家们同时站在科技的最前沿,审视泉州新能源、新技术、新材料的发展,并提出不少中肯意见。

  刘竹生院士、陈国华教授建议,用新技术、新材料武装传统产业,提升产品附加值的模式,适合泉州产业发展。未来,用于航天的高舒适度材料将有望运用于民用工业。又比如,关注工程塑料的下游研发方面,在涂料中添加石墨烯成分提高其防腐、防渗透性。半导体照明是未来照明领域的发展趋势,夏建白院士提醒泉州的相关企业采用新技术和新工艺,可以减少用料和制造环节成本,形成产品更具竞争力的性价比。


  通过建立产品开发平台及技术支持平台等方式,探讨和建立以联盟为基础的新型科技创新体系及合作模式,实现政府和企业科技创新资源的有效整合及利用,我市成立了多个产业创新战略联盟。这种创新模式得到院士专家的肯定。褚君浩、夏建白等院士表示,产学研合作正在向组织行动、网络行动、长效波动协作转变。另外,可以整合外地高端科研资源,联手本土高校或者龙头企业,共建实验室,打通渠道,构筑与泉州企业“零距离”的科技成果产业化平台。

  面对薄膜电池转换效率不高、制备设备价格昂贵等问题,黄维教授提醒泉州的光伏企业,应该密切关注相关技术的研究进程,不要让商机溜走。纳米技术使许多传统产品得到改进或获得一系列的新功能,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范守善院士认为,组织科研要有前瞻性,如纳米材料基础研究领域要由政府出面组织、推动和支持,研究成果保护起来,服务经济发展。 (本文来源:泉州晚报 )
 



作者:邱和军 叶舒雯 来源:泉州晚报 责任编辑:admin

太阳能发电网|www.solarpwr.cn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