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篁致辞
李宝山主持会议
澳大利亚驻中国大使馆官员致辞
ISPQ欧洲负责人朱力介绍项目情况
中国太阳能发电网5月26日北京报道 由亚太清洁发展和气候伙伴发展关系项目(AP6)项目引进中国的ISP(Institute for Sustainable Power, Inc)可再生能源、能源效率及分布式发电培训及体系认证,今日在北京金融街洲际酒店隆重举行国内推广启动会,国家能源局、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协会可再生能源专业委员会等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及澳大利亚驻中国大使馆有关官员与会,会议由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秘书长李宝山先生主持。
国家能源局周篁处长在致辞中论述了可再生能源质量管控体系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肯定了ISP体系在致力于促进可再生能源项目质量方面所作出的贡献。周篁表示,质量标准体系建设的滞后,正在成为制约我国可再生能源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加强这方面的建设和引进,对促进我国可再生能源产业的健康发展有着相当积极的意义。
ISPQ亚太地区授权机构GSES总经理Geoff Stapleton先生详细讲解了ISP的体系构成和在全球范围内的推广。他介绍说,作为一个国际性的非盈利组织,ISP通过协调、开发和维护针对可再生能源、能源效率和分布式能源等领域的培训课程、培训教师、培训评估和审核人员认证,以及工作岗位能力要求等国际性标准的建设和推广,通过提高可再生能源培训质量来提高可再生能源领域工作者的素质, 进而促进可再生能源项目以高质量完成。接着,ISPQ欧洲的负责人朱力还详细讲解了ISPQ的审核流程。
ISPQ中国办公室经理王薇表示,以前可再生能源的教学不是在正规的技术学院、大学或类似的教育机构里进行的,但这种情况正在一些国家得到改变。在绝大多数国家的正规教学机构里,课程的开展必须遵循严格的认证程序,但可再生能源课程却是例外。通常,可再生能源课程由学院内的热心者开发,没有像通常那样经过专业委员会的认定,从而无法保证培训材料覆盖了此领域的合格工作人员所必需的所有技能。因此,ISP建立了ISPQ质量技术委员会,以负责国际性标准。这些标准是遵循ISO程序开发的,和各国国家质量认证中心用以对大学/职业培训进行认证的标准是类似的。
在ISPQ在国内两年的工作中,已与中国质量认证中心签署协议将携手今后的审核工作。据介绍,国内目前已有中科院电工所、北京技科电可再生能源技术开发中心和青海光明工程公司的相应课程获得了ISP认证,并有王斯成、都志杰、陈振斌等一批专家已经获得ISP体系认证培训师资格。据悉,西藏能源研究示范中心也已经提交了申请,目前正在审核中。(图片来源:《太阳能发电》杂志 摄影:吴军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