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一鸣:可靠性才是逆变器的根基

2015-06-04 16:44:04 太阳能发电网
——专访宁波锦浪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一鸣
——专访宁波锦浪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一鸣
在这位“80 后”专家型企业家看来,在中国制造业的升级中,产品的可靠性,应该是最基本的命题


  来源:《太阳能发电》杂志 ■ 2015/05  文/吴军杰

  22岁,在大学寝室开办公司,为英国政府项目做研发工作;
  24岁,回国创业,成为家乡首批海外留学人员创业企业;
  28岁,入选浙江省引进海外高级人才“百人计划”,被浙江省政府特聘为专家;
  29岁,添列国家“^****”名单,被聘为国务院特聘专家,成为最年轻的“国家级”引进人才之一;
  34岁,创业十二载,产品成功跻身欧美成熟市场主流品牌之列,并兼任世界风能组织IEC61400—2标准制定委员会委员、上海电力学院兼职教授、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所特聘博士生导师等社会职务;
  ……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80后”的宁波小伙子王一鸣,白手起家创造了如此丰盛的经历与成就。
  尽管才34岁,他却已是光伏逆变器行业内的“老人”,不但对行业变迁如数家珍,所创办的宁波锦浪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锦浪科技”)更是已成功跻身国际主流市场,成为了屈指可数的依靠综合品质而非价格优势具有全球市场竞争力的中国新能源制造企业之一。
  在国务院近日下发的《中国制造2025》——这一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第一个十年行动纲领中,制造业被确立为中国的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和强国之基。
  由此,王一鸣在新能源制造领域所取得的成绩,也更加引人注目。而在这位“80后”专家型企业家看来,在中国制造业的升级中,产品的可靠性,应该是最基本的命题。
  
  可靠性是一切产品的根基
  2015年年初,知名财经作家吴晓波的一篇文章——《去日本买只马桶盖》,引发了国内舆论对中国制造产品品质的热议。
  这让王一鸣想起了当年去国外参展时的遭遇。
  “当时,很多老外看到中国产的逆变器,都很好奇。而我们则要描述一大段来解释产品的来头。比如,团队是英国的,研发在英国做,只是生产在中国,等等。这样的底气不足甚至不知道该怎么解释,就像自己做了什么亏心事良心上过不去一般。”
  这种莫名的心虚,让王一鸣花了很多心思去研究中国制造与德国制造、日本制造的差距。他逐渐意识到,中国制造的最大不足,正是在可靠性方面。
  于是,他四处学习,借鉴国际上先进制造企业的管理经验,然后在自己的企业里进行整体管理体系改造,并由此开始了一种对产品可靠性近乎极致的追求。
  时光如梭,一晃眼,回国创业已十年。此时的王一鸣,尽管仍青春动感十足,偶尔还略显孩子气,但却已成长为一位有着丰富经营管理经验的企业家。
  他的公司——锦浪科技,也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成绩。
  比如,全球第一台同时通过世界风电IEC标准、美国AWEA和英国MCS测试的10千瓦风电整机;全球第一台应用40个可编程功率曲线点的风力并网逆变器;第一台实现各个国家上网标准参数和风电、太阳能应用软件切换的并网逆变器;国内最早的同时通过美国、欧盟、澳洲和英国认证的并网逆变器......
  在这诸多“第一”的背后,都有一个共同的注释:锦浪制造。
  如今,锦浪科技的光伏逆变器已销往全球六十多个国家和地区,不仅出口量连年稳居国内企业前三,还成为了欧美成熟市场的主流品牌之一,甚至部分类别产品还是全球市场的龙头。
  特别是在王一鸣曾经学习和创业的英国,锦浪科技更是大放异彩,不仅是当地最大的中国光伏逆变器供应商,还是全球光伏逆变器企业在当地最大的供应商之一。
  而2015年3月的一则新闻——《法国埃菲尔铁塔安上“中国心”》,更是让一向少为国内市场所知的王一鸣和锦浪科技,成为了舆论的焦点。
  原来,在法国的地标建筑——埃菲尔铁塔上,新近加装了一套风力发电系统,其中的整套电控部分(控制器和变网逆变器),全都由锦浪科技制造。
  在王一鸣看来,这是锦浪科技坚持追求可靠性的必然结果。“从我们成功跻身海外主流市场的经验来看,任何产品最根本的卖点,都是可靠性,电力电子产品更是如此。”

作者:吴军杰 来源:《太阳能发电》杂志 责任编辑:wutongyufg

太阳能发电网|www.solarpwr.cn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