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第八次全国大会召开

2008-10-31 16:04:04 太阳能发电网
  可再生能源学会第八次全国大会召开经选举产生,李宝山当选下一届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秘书长     2008年10月27日,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在北京新大都饭店召开了五年一届的“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暨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战略论坛”。会议总结了可再生能源学会自2003年以来的工作

 

可再生能源学会第八次全国大会召开
经选举产生,李宝山当选下一届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秘书长


  2008年10月27日,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在北京新大都饭店召开了五年一届的“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暨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战略论坛”。会议总结了可再生能源学会自2003年以来的工作和活动,并邀请了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战略论坛,由太阳能、光伏、风能、氢能、海洋能、地热、生物质能等个可再生能源领域的教授和专家举办论坛,探讨各领域近年来的发展状况和工作思路。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理事长石定寰、秘书长孟宪淦,财政司综合处处长柯凤、科技部社发司司长马燕合和高新司能源处处长张志宏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副理事长李俊峰、皇明太阳能集团董事长黄鸣、北京太阳能研究所有限公司董事长韩建功等领导参加了会议。本次会议由中国可再生赵玉文先生主持。经过投票选举,李宝山先生出任下届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秘书长,前任秘书长孟宪淦先生,学会充分肯定了孟老多年来为学会做出的贡献,孟老将继续担任学会的常务理事。
  石定寰先生代表可再生能源学会作了《第七届理事会工作报告》,他讲,从2003年11月到2008年11月。五年来,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迅速发展。党和国家领导人高度重视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多次做出重要指示;全国人大制定和实施了“可再生能源法”;国务院通过了“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有关部委制定了一系列促进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政策、法规、计划、规划等;社会各界、各行各业积极支持和参与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我国可再生能源的科技进步和产业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2003年底,我国太阳能电池的产量是13兆瓦,到2007年底猛增至1088兆瓦。2003年底,我国风力发电装机容量是56.7万千瓦,2007年底达到590.6万千瓦。2003年,我国太阳能热水器年产量1200万平方米,到2007年,年产量达2300万平方米,保有量达10800万平方米。我国可再生能源的应用已经步入世界先进的行列。

  在可再生能源快速发展的大好形势下,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的工作也迎来了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机遇。学会在组织科技工作者对国家和各级政府制定政策、法规、计划、规划和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工作中起到了积极作用;在积极开展学术交流和国际交往与合作、促进学科的发展和推动自主创新,弘扬科学精神、普及可再生能源知识、提高全民素质,促进可再生能源科学技术成果的转化、促进产学研的结合、产业的科技进步,以及教育培训、编辑出版等方面都组织了大量的活动,有力地推动了我国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成为国家创新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五年来,学会分别做了以下工作:

  充分发挥学术交流促进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的作用,创建学术交流的精品。截止到2007年底,我会共举办国内学术活动82次,参加人数6592人,发表论文2499篇;举办学术会议7次,参加人数5370人,发表论文1982篇。积极开展国际交流活动,学习世界各国发展可再生能源的经验,宣传我国可再生能源取得的成就。国际交流与合作是发展我国可再生能源的重要途径之一。五年来,我会主办大型国际会议7项,参加人数5370人,发表论文1982篇。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政府发展可再生能源服务。政府的支持、政策的推动和市场的运作是发展可再生能源的重要因素。本届理事会期间,加强了为政府和企业服务的工作,发挥了“助手”和“参谋”的作用。发挥学会人才的优势,为企业培训专业人员,促进企业的科技进步。企业是科技进步的主体,人才是科技进步的关键。本届理事会期间加强了技术培训工作,受到企业的好评。热利用专委会和风能专委会的培训工作比较突出。据2005—2007年的统计,热利用专委会共举各种类型的培训12次,参加人数1340人;地源热泵专业组11次,参加人数173人;风能专委会举办培训8次,参加人数719人。普及可再生能源科普知识,动员公众支持和参与可再生能源事业,提高全民节能、环保的意识。本届理事会重视科普工作,主要活动是:每年都组织参加“全国科普日”和“科技活动周”;结合我会举办的学术交流开展科普宣传活动;与世界自然基金会和台湾教育与环境基金会合作,拍摄电视片2部。编辑出版科普宣传册2部;结合建筑节能开展科普宣传、努力办好“两刊”,提高可再生能源学科的学术水平,推广宣传可再生能源的先进技术,为产学研服务。适应可再生能源发展的需求,加强组织机构的建设。

  今后工作的建议和设想:1.加强学会的组织建设和能力建设,切实发挥学会在推动学科发展、科技创新和发展可再生能源事业中的作用;2.提高学术交流活动的质量和实效,努力营造有利于创新的环境;3.加强决策咨询工作,积极为政府发展可再生能源建言献策;4.积极开展科普和教育培训工作,提高全民的科学素质。

  黄鸣先生在前不久刚刚当选为国际太阳能学会工业副主席,并发表了就职演说。在会议现场,他展示了部分皇明公司的示范工程,讲述了国内太阳能产业的发展状况。

  石定寰理事长主持了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战略论坛的开幕式,强调了发展可再生能源对于我国的经济意义、社会意义和政治意义。财政司综合处柯凤处长出席并谈到国家对发展可再生能源的财政政策,强调对于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项目的财政政策,只要符合国家相关政策、标准和规定的,国家财政有弹性补贴、引导非良、奖励和建示范基地的优惠政策。科技部社发司司长马燕合和高新司能源处处长张志宏两位先生出席会议并重申了科技部和能源部对于可再生能源学会工作的支持。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太阳能热利用专业委员会郑瑞澄女士发表了《中国太阳能热利用技术的现状与发展》的主题演讲:介绍了中国太阳能热利用技术的历史、现状与发展趋势;包括太阳能热水器的自由技术开发和产业化发展历史、与建筑结合的太阳能供热系统、太阳能供热采暖、太阳能空调、太阳能工农业热利用、太阳能热发电等热利用技术目前达到的水平和国际合作成果,实际工程的应用现状、存在的障碍和发展趋势等,并提出了今后的发展目标和推广策略。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光伏专业委员会主任赵玉文讲,我国光伏产业在世界光伏市场的拉动下近几年发展迅速。2007年中国太阳电池产量达到1088MW,占世界总产量的27.2%,超过日本(920MWp)和欧洲(1062.8MWp),成为世界太阳电池的第一生产大国。另一方面,中国光伏市场发展依然缓慢,2007年光伏系统安装了20MWp,只是太阳电池生产量的1.84%。截至2007年底,光伏系统累计安装100MWp,约世界累计安装量的1%。产业和市场之间发展极不平衡。准确把握中国光伏产业的发展动态,对于正确分析发展形势、研究发展战略和采取积极对策至关重要。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太阳能建筑专委会仲继寿先生的主题演讲是《太阳能建筑发展的中国之路》:从我国1998年5月29日签署加入《京都议定书》,到2006年12月1日《可再生能源法》开始施行;从2007年8月31日发布《中国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到2008年4月1日《节约能源法》和2008年10月1日《建筑节能条例》的相继实施。“节能减排”、“节能省地”成为建筑行业点击率最高的词语之一……这一切都在向人们昭示,我国的房屋建设及其能源问题已经成为社会的全局问题,太阳能建筑在中国的发展逐渐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贺德馨先生谈了关于风能方面的研究,《风能开发利用现状与展望》:风能是一种清洁的可再生能源,也是目前可再生能源中技术中相对成熟,并具规模化开发条件和商业化发展前景的一种能源。风能开发利用是增加我国能源供应,调整能源结构,保障能源安全,保护生态环境、减排温室气体和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措施,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地源热泵专业组李元普、柳春凤的演讲主题是《中国地源热泵产业迎来第二次发展高潮》:地源热泵技术是当前世界上最先进的供暖制冷技术。它利用浅层常温地热能解决供暖制冷问题,属于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近十年来全世界每年以20%以上的速度发展。截至2005年年底,已有33个国家在推广这项技术。它兼具节能、环保、运行费用低三大优点,目前被世界各国作为一项重要的可再生能源技术所广泛应用。

  在结束白天的全部议程之后,当选的在场全部常务理事于晚7:00召开了常务理事大会,并现场选举下届学会负责人和讨论学会的下一步工作。

  在讨论学会的下一步工作之时,现场气氛热烈,各专家教授纷纷出谋划策,石定寰理事长也代表学会表态,将进一步将学会工作做好,再接再厉。 


 



作者: 来源:中国太阳能发电网 责任编辑:admin

太阳能发电网|www.solarpwr.cn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