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企业员工在车间生产太阳能电池组件
近期,中国光伏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接连遭到沉重打压。继欧盟委员会对中国光伏电池发起大规模反倾销调查后不久,美国时间11月7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又作出终裁,认定从中国进口的晶体硅光伏电池及组件实质性损害了美国相关产业,美国商务部将向从中国进口的相关产品征收“双反”关税。对此,中国光伏企业表示,将通过美国国内诉讼或者多边贸易机制等途径维护自身合法利益。有专家认为,美国的这一终裁开了贸易保护主义的危险先例。
遏制中国战略新兴产业
该案始于去年10月,以德国SolarWorld为首的7家企业联合向美国政府递交了对中国出口到美国的太阳能电池(板)进行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申请。今年5月,美国商务部做出向中国太阳能产品征收“双反”税的决定,今年10月,美商务部做出终裁。此次是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作出终裁,标志着该案终结。今后,美国将对中国产晶体硅光伏电池及组件征收18.32%至249.96%的反倾销税,以及14.78%至15.97%的反补贴税。但根据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的另一个裁决,针对此类产品的“双反”关税令不适用追溯原则,因此反补贴关税从今年3月20日起征收,反倾销关税从今年5月17日起征收。
美国对中国光伏产品穷追猛打,是想“一箭双雕”:遏制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保护本土企业。据了解,从2007年至今,我国成为全球最大光伏产品输出地,光伏产业从规模、技术和价格上均处于国际领先地位。而美国的光伏企业,除一部分材料、设备和薄膜企业外,晶硅企业基本上都生存困难。
美国能源部长朱棣文曾经表示,面对激烈的全球能源竞争,美国岂能主动挥舞白旗将清洁能源领袖位置拱手让给中国,于是光伏制造商将破产潮归咎于中国同行的低价倾销,他们不厌其烦地指责中国在新能源领域补贴,并认为中国政府为新能源企业提供了太多的便利。
大选也是美国对中国光伏产品“双反”的原因。专家指出,民主、共和两党候选人竞相以对华强硬态度拉选票,同时,将本国失业、经济低迷等问题归罪中国以转移国内矛盾。
对中国产业伤害严重
中国光伏产品海外遭遇围剿,国内整个产业面临重大伤害。据了解,中国光伏产品90%以上销往欧美,目前欧美都对中国企业课以高关税重罚,这将使中国企业进入美国市场难度加大。
“现在中国光伏行业的平均利润率已经很低了,在这个时候,美国还对我们出口的晶硅光伏电池和组件征收如此之高的惩罚性关税,将大大增加中国光伏产品出口的成本,给中国光伏行业造成巨大打击。”江西赛维LDK总裁兼首席执行官佟兴雪表示。
调查显示,目前中国1/3光伏企业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多家企业倒闭。以多晶硅为例,自2011年9月以来,国内80%企业已停产,影响波及整个行业超过500亿元投资,造成失业人数超过5000人。2012年1-6月,中国太阳能光伏产品出口在保持了6年的连续快速增长后首次出现下滑,出口总额128.94亿美元,同比下滑31.49%。
其实,美国制裁中国光伏企业,对本国企业并无好处。有美国太阳能企业表示,在对中国产太阳能电池板征收关税之后,将提高安装和使用太阳能的成本。专家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