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的饭碗必须端在自己手里 ——论推动新时代中国能源高质量发展(一)“当年我们是贫油国。新中国成立之初,搞石油大会战,对当时我们国家在层层封锁下实现自力更生、搞工业化建设起到了重要作用。咱们石油战线居功至伟、功不可没!”2021年10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胜利油田时强调:“石油能源建设对我们国
更好端牢能源的饭碗,必须加强国际交流合作,有效统筹国内国际能源资源。气候变化和能源问题是当前突出的全球性挑战,事关国际社会共同利益,也关系地球未来。促进世界能源供求平衡、维护世界能源安全,是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紧迫任务。中国践行绿色发展理念,遵循互利共赢原则开展国际合作,努力实现开放条件下能源安全,扩大能源领域对外开放,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积极参与全球能源治理,引导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国际社会只有共同努力,促进全球能源可持续发展,才能携手应对气候变化挑战,确保全球能源安全。
茫茫九脉流中国,纵横当有凌云笔。放眼神州大地,内蒙古要“建设国家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山西要通过综合改革试点、争当“全国能源革命排头兵”,青海要立足高原特有资源禀赋、“打造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西藏要扬长避短、因地制宜,“加快建设国家清洁能源基地”……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擘画区域能源发展的方向,构建区域能源协调发展新机制,激发了各地深化能源革命的干劲。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敢于担当、善于作为,为更好端牢能源的饭碗、推动我国能源高质量发展不断注入新动力、作出新贡献。
(六)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调研胜利油田时强调,“石油战线始终是共和国改革发展的一面旗帜,要继续举好这面旗帜,在确保国家能源安全、保障经济社会发展上再立新功、再创佳绩。”
从面对当年“青天一顶,荒原一片”的恶劣自然环境,到攻克今天世界级的勘探开发难题,从激情燃烧的战天斗地,到与时俱进的科技创新,峥嵘岁月中,能源领域涌现出一大批英雄模范,形成了以“爱国、创业、求实、奉献”为主要内涵的大庆精神和铁人精神。“铁人”王进喜,“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第二代“铁人”王启民,“宁肯把心血熬干,也要让油田稳产再高产”; 第三代“铁人”李新民,“宁肯历尽千难万险,也要为祖国献石油”……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大庆油田的卓越贡献已经镌刻在伟大祖国的历史丰碑上,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已经成为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前进道路上,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永远是激励中国人民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宝贵精神财富。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强调,“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同时,全党必须清醒认识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前进道路上仍然存在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各种风险挑战”。党的百年奋斗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前途命运,开辟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今天,中国人民更加自信、自立、自强,极大增强了志气、骨气、底气,在历史进程中积累的强大能量充分爆发出来,焕发出前所未有的历史主动精神、历史创造精神,正在信心百倍书写着新时代中国发展的伟大历史。
在新的伟大征程上,我们要保持“越是艰险越向前”的英雄气概,保持“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昂扬斗志,埋头苦干、攻坚克难,努力创造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业绩;要增强忧患意识、始终居安思危,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统筹发展和安全,勇于战胜来自国内外的各种风险挑战;要保持战略定力、增强必胜信心,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与时俱进提升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塑造我国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广大能源战线工作者要用党在百年奋斗中形成的伟大精神滋养自己、激励自己,发扬优良传统,承担历史使命,知重负重、攻坚克难,在奋力推动能源高质量发展中勇创佳绩,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再立新功。
沧桑砥砺正道,历史昭示未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胸怀“国之大者”,牢记中国共产党是什么、要干什么这个根本问题,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贯彻落实“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能源发展新道路,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把能源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我们一定能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强的能源保障,推动建设更加清洁、美丽、繁荣、宜居的世界!
作者: 来源:人民日报
责任编辑:jian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