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的饭碗必须端在自己手里 ——论推动新时代中国能源高质量发展(一)“当年我们是贫油国。新中国成立之初,搞石油大会战,对当时我们国家在层层封锁下实现自力更生、搞工业化建设起到了重要作用。咱们石油战线居功至伟、功不可没!”2021年10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胜利油田时强调:“石油能源建设对我们国
(五)“志之所趋,无远弗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在把握规律的基础上实现变革创新,才能赢得优势、赢得主动、赢得未来。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必须从国家发展和安全的战略高度,审时度势,借势而为,找到顺应能源大势之道。”当前,全球能源供需版图深刻变革,我国能源转型变革任重道远。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深刻揭示了世界能源发展的大趋势大逻辑,揭示了新时代我国能源发展的特点规律和方向趋势,开辟了中国特色能源发展新道路。实践充分证明,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是保障能源安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治本之策;“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指明了保障我国能源安全、推动我国能源高质量发展的方向和路径。确保我国能源安全、推动能源高质量发展,必须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能源工作的一系列新理念新观点新要求,坚定不移贯彻落实能源安全新战略,坚持走中国特色能源发展新道路。
顺应能源发展大势,推动能源在高质量发展上迈出坚实步伐,关键在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清洁低碳导向”“坚持创新核心地位”“坚持以改革促发展”“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要坚持系统观念,处理好发展和减排、降碳和安全、整体和局部、短期和中长期、立和破、政府和市场、国内和国际等多方面多维度关系,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空间格局,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道路;要强化底线思维,坚持先立后破,处理好减污降碳和能源安全、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粮食安全和群众正常生活的关系,有效应对绿色低碳转型过程中可能伴生的经济、金融、社会风险,确保安全降碳;要坚持问题导向,拿出更大勇气、更多举措破除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切实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
更好端牢能源的饭碗,必须统筹能源发展和安全,牢牢守住能源安全底线。应该认识到,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安全的保障。保障能源安全是能源发展的首要任务,统筹能源发展和安全,就要完善能源产供储销体系,保持国内能源供需动态平衡,增强能源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系统化保障能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利用‘两个市场’,但必须有一个安全线,超过了以后就要亮红灯。” 要增强国内资源生产保障能力,加快油气等资源先进开采技术开发应用;要明确重要能源资源国内生产自给的战略底线,加强国家战略物资储备制度建设,在关键时刻发挥保底线的调节作用。从能源安全的角度看,能源结构和系统形态将面临巨大变革,短期内需要承受转型与变革的阵痛,但从长远看,碳达峰碳中和是保障我国能源安全的战略选择,只有稳妥有序建成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供应体系,才能实现能源领域深度脱碳和本质安全。
更好端牢能源的饭碗,必须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提高能源供给保障能力。要立足基本国情和发展阶段,确立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导向,坚持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深化能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先发展非化石能源,推进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开发利用,健全能源储运调峰体系,促进区域多能互补协调发展。不久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要坚定不移推进,但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传统能源逐步退出要建立在新能源安全可靠的替代基础上,要立足以煤为主的基本国情,抓好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增加新能源消纳能力,推动煤炭和新能源优化组合;要狠抓绿色低碳技术攻关;要科学考核,新增可再生能源和原料用能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创造条件尽早实现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加快形成减污降碳的激励约束机制,防止简单层层分解。在推动能源清洁低碳转型、高质量发展过程中,要进一步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加强能源安全保障能力建设,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清洁用能需求。
更好端牢能源的饭碗,必须发挥科技创新第一动力作用,提升能源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要把提升能源科技水平作为能源转型发展的突破口,加快能源科技自主创新步伐,加强国家能源战略科技力量,发挥企业技术创新主体作用,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推动能源技术从引进跟随向自主创新转变,形成能源科技创新上下游联动的一体化创新和全产业链协同技术发展模式。要抓住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机遇,在能源领域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增强能源科技创新能力,通过技术进步解决能源资源约束、生态环境保护、应对气候变化等重大问题和挑战。完善能源科技创新政策顶层设计,建设多元化多层次能源科技创新平台,开展能源重大领域协同科技创新,支持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发展,就能提升各类主体创新能力,形成能源创新发展的“聚变效应”。
更好端牢能源的饭碗,必须深化能源和相关领域改革,坚持市场和政府两手发力。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能源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市场化改革,破除妨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着力解决市场体系不完善等问题,为维护国家能源安全、推进能源高质量发展提供制度保障。要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能源市场体系,大力培育多元市场主体,着力清除市场壁垒,提高能源资源配置效率和公平性;着力打造服务型政府,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促进市场公平竞争,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形成“无形之手”和“有形之手”的发展合力。
作者: 来源:人民日报
责任编辑:jian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