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能源的饭碗必须端在自己手里

2022-01-10 10:13:29 太阳能发电网
能源的饭碗必须端在自己手里  ——论推动新时代中国能源高质量发展(一)“当年我们是贫油国。新中国成立之初,搞石油大会战,对当时我们国家在层层封锁下实现自力更生、搞工业化建设起到了重要作用。咱们石油战线居功至伟、功不可没!”2021年10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胜利油田时强调:“石油能源建设对我们国
(四)“察势者智,驭势者赢。”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时期,我国发展面临的国内外环境正发生深刻复杂变化。这对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推动能源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从国际形势看,世界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叠加,国际环境错综复杂,世界经济陷入低迷期,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面临重塑,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广泛深远,逆全球化、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思潮涌动,国际能源市场波动加大,全球能源治理体系深度调整。作为世界最大的能源消费国,如何有效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有力保障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始终是我国能源发展的首要问题。只有把能源的饭碗端在自己手里,充分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才能把握未来发展主动权,牢牢守住新发展格局的安全底线。同时,全球科技创新进入空前密集活跃的时期,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构全球创新版图、重塑全球经济结构,以清洁高效可持续为目标的能源技术加速发展将引发全球能源变革,能源发展呈现低碳化、电力化、智能化趋势,现代能源科技正在深刻影响国家发展和国际竞争。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的:“绿色低碳发展,这是潮流趋势,顺之者昌。”推动能源科技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已成为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赢得创新发展主动权、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大势所趋。

从国内发展看,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正在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时代新阶段的发展必须贯彻新发展理念,必须是高质量发展”。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都需要保障能源安全、调整能源结构。特别是我国作为制造业大国,以制造业为代表的实体经济能不能实现由大到强的跨越,关系经济高质量发展全局。我国经济是靠实体经济起家的,也要靠实体经济走向未来。不论经济发展到什么时候,实体经济都是我国经济发展、在国际经济竞争中赢得主动的根基。要推动实体经济在自主创新的道路上坚定不移、再接再厉、更上层楼,就必须高质量保障实体经济对能源消费增长的刚性需求。我们必须抓住调整能源结构这个“牛鼻子”,大力提高能源供给质量水平,坚决不走发达国家走过的高耗能高碳排放老路,切实以较低的能源消耗和碳排放有效支撑高质量发展,以能源行业深刻变革支撑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助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从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看,随着绿色发展步伐的不断加快,发展清洁能源、降低碳排放已经成为国际社会的普遍共识。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着力解决资源环境约束突出问题、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庄严承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变革,绝不是轻轻松松就能实现的。我国承诺实现从碳达峰到碳中和的时间,远远短于发达国家所用时间,这意味着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将完成全球最高碳排放强度降幅,用全球历史上最短的时间实现从碳达峰到碳中和。这无疑需要我们付出艰苦卓绝的努力。实现这个目标,必须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为引领,以能源绿色低碳发展为关键,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道路,确保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能源行业规模体量大、关联作用强、影响范围广,能源活动碳排放占全国碳排放总量的比重高,能源发展一头连着物质文明建设、一头连着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必须跨越能源转型变革这个关口。

当前,我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推动能源高质量发展具有多方面优势和条件。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具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改革开放40多年来积累了雄厚物质基础,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能源领域关键技术跨越式发展,我国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规模稳居世界第一,新发展理念成为全社会共识,绿色发展成为自觉行动……这些都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推动能源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更加坚实的支撑,是我们端牢能源饭碗的信心和底气所在。

事实证明,只要我们坚定信心、保持定力、发挥优势、攻坚克难,就一定能够把能源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一定能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坚实可靠的能源保障。


作者: 来源:人民日报 责任编辑:jianping

太阳能发电网|www.solarpwr.cn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