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的饭碗必须端在自己手里 ——论推动新时代中国能源高质量发展(一)“当年我们是贫油国。新中国成立之初,搞石油大会战,对当时我们国家在层层封锁下实现自力更生、搞工业化建设起到了重要作用。咱们石油战线居功至伟、功不可没!”2021年10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胜利油田时强调:“石油能源建设对我们国
这些新理念新观点新要求,彰显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卓越能力,体现了对新的时代条件下保障我国能源安全的深邃思考,展现了维护国家安全发展的坚定意志,为新时代中国能源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们坚定不移推进能源革命,全面推进能源消费方式变革、建设多元清洁的能源供应体系、发挥科技创新第一动力作用、全面深化能源体制改革释放市场活力、全方位加强能源国际合作、以更大力度深入推进能源低碳转型,能源生产和利用方式发生重大变革,能源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能源事业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迈出了新步伐。
能源消费体现清洁低碳。数据的今昔对比,蕴含着深层次的变化。党的十八大以来,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累计降低24.4%,相当于减少能源消费约12亿吨标准煤,以能源消费年均2.7%的增长支撑了国民经济年均6.4%的增长,能源利用效率不断提升;2020年,煤炭消费比重下降至56.8%,清洁能源消费比重提升至24.3%,能源消费结构向清洁低碳加快转变;截至2021年9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678万辆,呈持续高速增长趋势。随着能源消费强度和总量双控制度的建立实施,随着节能指标纳入生态文明、绿色发展等绩效评价体系,不合理能源消费受到抑制,能源与生态环境友好性明显改善,能源节约型社会加快形成,能源消费结构更加优化,绿色成为亮色、清洁成为亮点。
能源供给提升能力和质量。“十三五”期间,我国能源自主保障能力始终保持在80%以上,供需关系持续向好;截至2021年10月底,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累计装机容量突破10亿千瓦大关,比2015年底实现翻番,其中水电、风电、太阳能发电和生物质发电装机规模均持续保持世界第一;到2020年底,清洁能源发电装机规模增长到10.83亿千瓦,首次超过煤电装机容量。在世界银行组织的全球优化营商环境评价中,我国“获得电力”指标排名从2017年的第九十八位提升至2019年的第十二位。从稳定能源保供,到提升供给质量;从实现化石能源高效开发利用,到优先发展非化石能源,确立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鲜明导向,深化能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煤、油、气、电、核、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多轮驱动的能源生产体系基本形成,能源输送能力显著提高,能源储备体系不断健全,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用能需求得到有效保障。
能源技术激扬创新动力。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构建绿色能源技术创新体系,不断向能源技术创新要动力、要效益。建立完备的水电、核电、风电、太阳能发电等清洁能源装备制造产业链,成功研发制造全球最大单机容量100万千瓦水电机组,具备最大单机容量达10兆瓦的全系列风电机组制造能力,不断刷新光伏电池转换效率世界纪录;新一代核电、小型堆等多项核能利用技术取得明显突破,油气勘探开发技术能力持续提高,低渗原油及稠油高效开发、新一代复合化学驱等技术世界领先,页岩油气勘探开发技术和装备水平大幅提升,天然气水合物试采取得成功,一大批能源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正在蓬勃兴起……紧跟国际能源技术革命新趋势,能源领域科技创新实现从“跟跑、并跑”为主向“创新、主导”加速转变,技术进步已经成为推动能源发展动力变革的基本力量。
能源体制释放发展活力。全面提升能源领域市场化水平,营商环境不断优化,市场活力明显增强,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办事创业更加便利。从能源领域“放管服”改革取得重大成效、取消下放72%的审批事项,到进一步放宽能源领域外资市场准入、投资主体更加多元;从深入推进发用电计划有序放开、交易机构独立规范运行、电力市场建设,到逐步构建起以中长期交易为“压舱石”、辅助服务市场为“稳定器”、现货试点为“试验田”的电力市场体系,我们深化重点能源领域和关键环节市场化改革,构建有效竞争的能源市场,正在打通能源发展快车道。协同推进能源改革和法治建设,覆盖战略、规划、政策、标准、监管、服务的能源治理机制基本形成,能源法律体系不断完善。
作者: 来源:人民日报
责任编辑:jian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