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河南新乡某县为例,户用光伏电站市场中,融资租赁模式占了大头,用户全款模式占了10%,用户贷款模式已经很少。因为相比其他模式,融资租赁模式在农户不用掏钱、不用还贷的情况下,给老百姓的收益相对更高一些。但是,随着光伏企业竞争加剧,为了争夺用户,其他竞争对手给老百姓的收益承诺也有所提高。 ]农村的屋顶资源正在成为香饽饽。今年在
从“租屋顶”到“金融租赁”的探索
正泰电器旗下的正泰安能、中来股份旗下的中来民生开始探索全新模式,采取租用老百姓屋顶的方式自建电站,不再让老百姓贷款,意图从源头降低老百姓的风险。2019~2021年这三年间,租屋顶模式,因为无贷款、收益固定而受到老百姓欢迎,开始在市场上快速推广开来。
这种模式可能存在的问题在于,当老百姓真的“晒晒太阳就获得收益的时候”,不一定会主动承担对电站保管和维护的责任。一些农户甚至直接在光伏板上进行晾晒,导致光伏热斑效应,组件转化率下降或组件损毁的风险就转嫁给了企业,增加了企业运维的难度与成本。
一些新进入行业的企业,开始采用融资租赁的模式。
相对于租屋顶模式,融资租赁的模式能调动户主积极性、爱护自家屋顶,利于企业运维,而运维好电站反过来又能保障老百姓的收益。
赵国南是某品牌在河南的区域代理商,从2020年10月开始做,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发展了2000多户。他告诉第一财经记者,2021年4月后,借国家“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政策东风,业务实现了翻倍增长。
去年10月到今年3月,赵国南发展了200多户;今年4月至今,他发展了2500户,共在两个县发展了2800多户人家安装了户用光伏电站。
今年业务翻倍增长后,以河南新乡某县为例,户用光伏电站市场中,融资租赁模式占了大头,用户全款模式占了10%,用户贷款模式已经很少。因为相比其他模式,融资租赁模式在农户不用掏钱、不用还贷的情况下,给老百姓的收益相对更高一些。但是,随着光伏企业竞争加剧,为了争夺用户,其他竞争对手给老百姓的收益承诺也有所提高。
刘贵生说,之前搞租屋顶的品牌,来村里跟村民谈,以前一块(太阳能)板每年给用户20元,合作期限15年,15年后光伏电站归用户。现在为了跑马圈地,这家品牌希望把合作期限延长至25年,前10年一块板每年给45元,后15年一块板每年给30元,25年后光伏电站产权和全部收益归用户。 另一家企业的合作期限是13年,13年后光伏电站产权和收益归用户,但用户要掏首付每块板100元,像刘贵生装61块板,首付就要6100元。
经过比较,他选择了第三家品牌,不用掏钱、不用还贷,合作期限为15年的融资租赁模式,因为和25年合作期限的模式相比,他可以多十年产权收益。
但大多数村民,对在家里装光伏电站还是持保守观望的态度。老家在河南省安阳市汤阴县仁谷镇的牛师傅,目前在广州开出租车,每月收入8000~9000元,儿子也在广州开出租车,媳妇、孙子在家乡。他在村里的三层房子有200平方米的屋顶,不少亲戚朋友劝说他装光伏电站,对门邻居自己投资10多万也装了,但他仍没装。他告诉第一财经记者,家里可装40块太阳能板,每月多收入3000元,不过他仍担心漏水、辐射问题。
赵国南说,对村民关心的这些问题,尤其是融资租赁模式,需要耐心讲解,消除顾虑,相信随着政策宣传加强,用户会越来越接受。“获客、踏勘、出图、施工、验收,都要在APP里发照片、视频,所有光伏企业现在都几乎在线上验收,对电站质量监控比以前更到位。”
“整县推进”之下的新力量
如今的光伏市场,一股新生力量吸引了越来越多人的目光。
今年下半年开始,央企、国企开始加快收购户用光伏资产,一些大的民营光伏企业也开始向轻资产平台和加强运维转型。
正泰电器从今年下半年开始把部分户用光伏业务产权转让给国家电投的控股子公司。9月23日,正泰电器公告拟出售部分户用光伏发电系统资产,到2021年度股东大会召开之日,出售总装机容量不超过3000兆瓦,顺应公司“轻资产、平台化、服务型”的战略转型。正泰电器2021年前三季分布式(含户用)光伏电站装机容量7179兆瓦,电费收入31.82亿元,也就是正泰拟出售约四成的分布式光伏电站装机容量。
9月28日,正泰安能将其所持有的河南、山西地区488.61兆瓦户用光伏发电系统资产转让给电投安能陕西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由国家电投集团河南电力有限公司持股82%,正泰安能全资子公司温州泰集新能源有限公司持股18%)。11月16日,正泰安能又将其所持有的山东、河北和山西区域合计493.13兆瓦户用光伏发电系统资产转让给重庆渝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由国家电投集团重庆电力有限公司持股81%,正泰安能的全资子公司温州泰集新能源有限公司持股19%)。这两次交易的对价分别为18.3亿元、19.72亿元,将分别增加正泰安能2021年净利约1.76亿元、1.82亿元。交易后,正泰安能今后将继续提供运维服务。
国家电投今年共进行12起光伏电站交易,收购总规模达2875.34兆瓦,交易总额80.14亿元以上,其中国家电投今年以6.69亿元收购协鑫新能源713.15兆瓦光伏电站。
“光伏行业投资周期长,回报率偏低,央企融资成本低,又有收购光伏电站来增加‘绿电’资产的需求,所以今年出现户用光伏市场央企扩张迅速的情况。”上述光伏行业代理商认为,民营光伏企业轻资产运营是行业趋势。
林洋能源9月27日也与中国华能全资子公司华能江苏签署投资合作框架协议,拟转让600兆瓦光伏电站资产项目90%的股权,确保2021年底前项目移交量不少于267.23兆瓦,林洋能源保留项目资产10%股权、今后优先负责运维。
民营光伏企业一边回笼资金,一边借力央企资源加快拓展整县推进的项目。
9月24日,正泰电器公告,正泰安能就推进整县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工作与多地相关政府部门签署了合作框架协议,共同推进居民屋顶光伏分布式光伏电站项目开发,涉及签约装机容量合计约1556.7兆瓦。未来三年,将集中整镇、整村开发建设分布式光伏电站,在河北、山东、河南、安徽、山西等地增加新装机容量。
林洋能源此前也公告,与潍坊高新区、平泉市、彝良县的政府签订协议,重点开展整县推进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开发,预计装机容量合计约670兆瓦、100兆瓦、200兆瓦。
长江证券的研报认为,整县推进模式下的核心变化在于央企、国企加入后充当出资方的角色,加速民企轻资产化转型。民企可将自持电站销售给央企、国企赚取差价,此后继续赚取运维费用。对于民企与央企、国企合作开发模式,民企发挥项目开发优势,结合央企、国企的资金成本和资源优势,成立项目公司,常见情形为央企、国企持股90%,民企持股10%。
12月10日在第五届分布式光伏嘉年华上,部分民营光伏企业表示,2021年6月国家能源局出台整县推进试点项目的相关政策以来,以央企、国企为代表的资源垄断型企业纷纷聚焦整县推进项目,“跑马圈地”现象频发。
有人担心,“整县推进”项目会不会由央企、国企垄断。国家能源局今年7月9日发表《对分布式光伏电站整县推进政策的疑问》一文表明态度:整县推进要把握好几个方面,即自愿不强制、试点不审批、到位不越位、竞争不垄断、工作不暂停。
尽管曾经乱象横生,户用光伏行业前景仍被看好。数据显示,中国城镇化率已达约65%,即使未来达到80%,也还将有2.8亿人口在农村;按20%的渗透率计算,户用光伏的安装将达到5600万户。2020年国内累计户用光伏电站装机将近150万户,今年预计装机100多万户,累计装机200万~300万户,但相对5600万户的市场潜力来说,占比还很小。预计未来5~8年内,中国户用光伏市场的潜力还可以被挖掘。未来的竞争将会集中在产品质量与服务上。
作者:王珍 来源:第一财经
责任编辑:jian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