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日晚,“中环硅片全线降价,最大降幅12.5%”的消息在投资圈疯传。据时代周报记者了解,12月2日,硅片龙头企业中环股份(002129.SZ)公布最新硅片价格。其中,G1硅片下降0.52元/片,报5.15元/片,降幅9.1%;M6硅片下降0.72元/片,报5.05元/片,降幅12.48%;G12硅片(170μm)下
12月2日晚,“中环硅片全线降价,最大降幅12.5%”的消息在投资圈疯传。
据时代周报记者了解,12月2日,硅片龙头企业中环股份(002129.SZ)公布最新硅片价格。其中,G1硅片下降0.52元/片,报5.15元/片,降幅9.1%;M6硅片下降0.72元/片,报5.05元/片,降幅12.48%;G12硅片(170μm)下降0.55元/片,报8.55元/片,降幅6.04%。此外,新增M10硅片,报6.21元/片;新增超大硅片218.2mm,报9.22元/片。
在此之前,光伏龙头企业隆基股份(601012.SH)已于11月30日下调硅片最新价格。据隆基股份官网价格信息显示,硅片价格全线降价0.41-0.67元/片。其中,G1硅片下降0.41元/片,报5.12元/片,降幅7.41%;M6硅片(165μm)下降0.41元/片,报5.32元/片,降幅7.16%;M10硅片下降0.67元/片,报6.2元/片,降幅9.75%。
在隆基股份“官宣”仅2天后,中环股份不仅紧跟降价步伐,且力度颇大。有投资者猜测,两家龙头企业先后火速下调产品价格,是否预示着光伏产业链内新一轮价格战正式拉开帷幕?
12月3日,就价格战等问题,中环股份相关人士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降价并不是为了打价格战,价格调整需要综合考虑行业库存情况、供需与发展趋势等综合判断。
价格战开启?
在隆基股份宣布降价消息后,“去库存”论调甚嚣尘上。
“隆基和中环两大硅片龙头开始降价,有两个方面的原因。”泓达光伏创始人刘继茂向时代周报记者分析称,“一是库存压力,第四季度光伏安装量达不到预期,如果不降价就不可能消化库存,四季度后进入淡季,降价压力更大,早降价早去库存;二是新进来的玩家,如晶澳、上机数控、京运通、双良节能等厂家已开始量产,双龙头的影响力逐渐减弱,高高在上的硅片价格不被市场认可。”
“第四季度还有最后一个月,组件价格如果快速下降,今年的装机量还是有机会超过2020年的。”刘继茂补充道。
对此,隆基股份在回应媒体采访时称,“公司不存在降价去库存一说。并且,技术进步是硅片降价的基础,(降价)也是为了满足市场需求。
硅片龙头企业降价,无疑与硅料价格变化息息相关。据PV InfoLink数据,截至12月2日当周,多晶硅致密料成交均价维持在269元/KG。由于新一轮订单和价格的谈判尚未全面开启,买卖双方正相互观望,但产业链各环节对硅料价格下跌的趋势认知趋同。
一位长期跟踪光伏行业的分析师告诉时代周报记者,考虑到四季度装机需求,如果大厂产品降价和挤牙膏一样,那么下游市场会持续观望。“对于两家龙头企业而言,价格战的论调并不成立,恶性竞争对龙头而言,没有什么意义。”该分析师称。
中信证券研报指出,2022年光伏供应链压力有望稳步缓解,行业回归“降本增效”主干道,同时在“双碳”政策支持力度加大、光伏项目经济性提升的驱动下,预计行业需求有望迎来加速增长。而随着光伏产能加速释放和产品价格有望回落,各环节供需格局和盈利能力或面临分化。
“降价的核心因素是原材料成本高企抑制终端需求。硅料进入下行通道各环节应回归理性。”上述中环股份相关人士对时代周报记者说,“随着原材料价格一致性预期进入下行通道,整体产业主导权应回归终端客户。公司不断提升自身可持续竞争力。长期来看,光伏产业以LCOE为第一性原则的核心理论不变,产业快速发展助力碳中和目标的大逻辑不变。”
尺寸之争重回市场视野
尽管两家光伏龙头企业先后降价,但时代周报记者注意到,中环股份的价格表上首次出现“218.2”尺寸硅片报价,此外182尺寸硅片的报价也被正式公开。市场亦重提182与210的“尺寸之争”。
作者: 来源:时代周报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