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涨的硅料价格似乎浮现拐点。自四季度开始,通威、大全、协鑫等头部企业将相继投产16万吨产能。11月31日,业内龙头隆基股份下调硅片价格,不同尺寸硅片环比跌幅7%~10%。若按182mm硅片6.2元/片的价格倒推,同时考虑未来价格继续下跌,硅片厂对硅料价格心理预期在240元/千克附近。而此前,今年全球上游涨价潮来势汹汹,新能源
她提及,“不是今天突然光伏占比从10%提到50%,明年就有这么多硅可以产出。十年后上游开采端口的需求供给,能否实现彼时的装机预期?这是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
近期上游硅料价格的松动将顺势传导至硅片、组件产品。叠加大规模扩产,组件、硅片环节都存在产能过剩的情况,为了抢占订单,不排除光伏产业链又会出现竞相降价的情况。
仍看好光伏玻璃和电站
硅料价格的回稳大概率将使得下游电站端获益,因而国际投资者目前仍看好下游。下游包括光伏电站的建设与运营,辅件包括支架、逆变器、汇流箱、蓄电池等。
瑞银证券最新表示,进入2022年,继续看好可再生能源运营商和物联网电力(IoTE)领域的电网数字化供应商。同时,在上游价格放缓和需求复苏的推动下,光伏供应链的股价表现将会加强。该机构预计2022年,这三个板块将实现18%~36%的强劲盈利增长,目前14~29倍的市盈率看起来很有吸引力。瑞银认为2022年可能跑赢的相关企业包括龙源电力、华润电力、朗新科技、亿嘉和科技、信义太阳能。
外资对于中国的政策支持尤为关注。日前发布的《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重申了将太阳能和风能发电总装机容量翻番,从2020年底的5.34亿千瓦增加至2030年的12亿千瓦的目标。鼓励建设更多海上风电基地,并力争使新建公共机构建筑和厂房屋顶光伏覆盖率达到50%。为容纳更多的太阳能和风力发电,中国计划升级电网能源系统,建造更多储能设施。
外资认为中国部分公司的估值有望提升。瑞银表示,可再生能源运营商的股价应该接近2.5倍PB(市净率),这意味着与国际公司相比有相当大的折让,后者为4.5倍PB。中国光伏制造商的估值也低于全球同行(2022年预计估值分别为29倍和60倍),这意味着估值将进一步上升。
作者: 来源:第一财经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