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涨的硅料价格似乎浮现拐点。自四季度开始,通威、大全、协鑫等头部企业将相继投产16万吨产能。11月31日,业内龙头隆基股份下调硅片价格,不同尺寸硅片环比跌幅7%~10%。若按182mm硅片6.2元/片的价格倒推,同时考虑未来价格继续下跌,硅片厂对硅料价格心理预期在240元/千克附近。而此前,今年全球上游涨价潮来势汹汹,新能源
不过,上述投资经理表示,即使上游环节高位见顶,价格也并不会降太多,硅料即便明年降至20万元/吨的水平,也仍是往年平均水平的2~3倍。“下游需求依然强劲,而上游的价格是被需求抬高的。今年全球硅料供应大约60万吨,明年约80万吨,这些增长能够带来的全球光伏装机估计也就220GW,和市场预期相近,因而上游价格不会大幅下跌,相关企业盈利性仍将维持。”
“目前硅料厂家普遍低库存或者没有库存,且市场普遍预期新增产能直至明年一季度才能放量,因此硅料环节报价坚挺,硅料厂12月心理价位在250元/千克以上。”上海有色网(SMM)分析师杨小婷对记者称。
不过,也有偏价值型的基金经理认为,需要更合理看待估值。全球大型资管机构联博中国投资总监朱良近期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上游今年获得估值溢价,但产能逐渐开始释放,到明年四季度应该会出现供过于求的情况,市场也会开始出现反应,这时对上游企业的估值不应该再从供需失衡的角度来思考,而应该更多以周期内的制造行业估值来考虑。”
有观点认为,考虑到2022年上半年新增产能有限,部分硅片企业已通过“缩量不锁价”的方式与硅料企业签订长单,而更为集中的投放将出现在2022年中,彼时也将成为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从历史价格走势来看,硅料新増产能释放后价格通常会迎来阶段性的回落。
中游环节竞争格局恶化
各界对中游的看法则偏负面,扩产过猛、价格战是主要顾虑。
“如果确定上游价格不会大幅下跌,那么中下游的盈利能好到哪里去呢?各个环节还是按照供需来匹配价格,一旦其中有人打价格战,盈利就会变薄、甚至亏损,所以我不看好中游的硅片、组件。”上述QFII投资经理称,“硅料的建设周期长达1~2年,但组件半年多就能生产出来,甚至新公司都可以很快成立。”
自碳中和持续推进以来,产业链各环节迎来“扩产潮”,其背后既有平价上网带动下行业容量增加的有利因素,也有企业进一步抢占市场份额的盘算,一旦扩产步伐跟不上竞争对手,就很有可能陷入被动。
中游的组件环节可以算是整个光伏产业链竞争最为激烈的环节之一。根据光伏行业协会的预测,2022年全球光伏装机180~225GW,其中国内光伏装机60~75GW,按照1:1.2的容配比,对应组件需求216~270GW,硅料的需求64.8万~81万吨。但根据各企业的扩产计划,2021年头部组件企业的出货目标较2020年呈现翻倍增长,仅头部6家企业的总目标就超过了160GW。再算上其他企业,2022年全球组件产能将进一步升至400GW以上。
早在今年7月,就有价值派基金经理态度尤为审慎。富达国际中国股票基金经理周文群当时对记者表示,组件的供给明显过剩。“今年已有超过400GW组件的产能,去年大约超过100GW。我们现在的预期是,5年后年均大概在300~400GW的水平。现有的装机已可满足未来一段时间的市场需求,这也是为什么在现在这个时间点,组件厂商是股价表现比较差的一方。”
作者: 来源:第一财经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