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新科学家》周刊11月13日一期发表题为《争相挖掘金属会动摇清洁能源革命吗?》的文章,作者是格雷厄姆·劳顿。全文摘编如下:如果说化石能源游说集团的非官方战吼是“钻吧,宝贝儿,钻吧”,可再生能源就应该是“挖吧,宝贝儿,挖吧”。如果我们要实现自己的气候目标,全世界就需要大量新矿场。现实:新能源需“海量矿物”国际能源署署长
桑特的分析只是对未来矿场可能位置的大致预判。此类分析可以用来辅助为矿场选址的决策,从而限制矿场影响对生态多样性保护具有重要意义的区域。桑特说:“我们有很多机会在这些保护区外对采矿进行战略投资。”
然而,即使是保护生物学者也承认,不得不实现能源转型,而这不仅仅是出于气候角度。“缓解气候变化对于实现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目标也是极其重要的行动之一,”桑特说,“我们并不是要提出继续使用化石燃料才是前行的道路。”澳大利亚詹姆斯·库克大学保护生物学者比尔·劳伦斯说,需要平衡的是,我们试图让人类更加永续,同时避免破坏自然。他说:“这会是终极讽刺之处。”
邦德说,我们别无选择,唯有在钢丝上行走。国际能源署的路线图列出六大挑战:政府必须增强投资者信心;企业需要创新;回收力度必须加大;需要进一步确保供应安全,或许是通过战略储备的方式;生产商和消费者之间要加强协调;必须提升环境和社会标准。
比罗尔说,归根结底,我们所有人都要发觉这样一个现实:在能源转型问题上,“矿物不是助兴表演,而是主要赛事的组成部分”。
作者:格雷厄姆·劳顿 来源:参考消息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