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涨幅超过60%,储能指数的表现让投资者眼前一亮。储能产业进入“顶层设计”,则让市场开始重新认识这一行业的发展前景。10月26日,国务院正式发布《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提出了“碳达峰十大行动”。其中对于储能行业,规划到2025年,新型储能装机容量达到3000万千瓦以上。到2030年,抽水蓄能电站装机容
共享储能靠“数字化”
目前,储能产业向数字化转型成为大势所趋,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数字技术正在给储能市场带来新业态新模式。
“数字技术属于弱电技术,主要应用于储能管理和电网智能化管理方面,包括区块链技术及智能电表设备等,已在一些欧美国家的社区小规模采用。”郑磊表示。
记者了解到,数字技术不仅促使储能电站等传统基础设施转型升级,也正在加速共享储能等新兴产业市场的形成。
“能源行业的数字化转型为大势所趋,数字化储能技术有助于提高储能电站运维水平,降低故障率,间接提高经济性。”远光软件区块链应用事业部总经理黄昭慈对《证券日报》记者介绍,当前,国电投、华能集团、大唐集团等都在进行数字化储能电站试点。“以企业园区数字储能解决方案为例,通过分析企业园区的用电数据,为园区量身定制相关的储能解决方案,利用集装箱式的储能设备,可以利用峰谷电价来调节用电,既降低企业的用电费用又实现错峰用电。”
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更是加快能源行业的数字化转型,也大大加速了储能电站运维升级进程。
黄昭慈表示,如应用区块链技术的分布式储能系统架构,采用电池模组级能量优化、电池单簇能量控制、数字智能化管理等技术,能够实现储能系统全生命周期内更高放电、更优投资、极简运维,进而加速相关产业发展。
以共享储能为例,青海有着丰富的新能源资源,是共享储能产业天然的试验田。“海西多能互补示范工程是国网青海电力共享储能建设重点项目,依托国内最大能源区块链公共服务平台——‘国网链’,国网青海电力实现区块链技术在共享储能业务场景的数字化赋能,并开辟了我国首个区块链共享储能市场。”国网区块链科技公司负责人王栋对《证券日报》记者介绍。
“总体来说,基于区块链等数字技术的共享储能智慧解决方案,在激活储能主体参与市场积极性,营造市场明朗、监管到位的储能新兴市场,构建储能共享新业态等方面价值显著。”王栋说。
他称,一方面,区块链多节点共享等技术原理,实现分布式新能源、储能电站等多元储能主体间信息的动态共享,让更多辅助侧储能主体进入储能共享生态成为可能;另一方面,区块链从技术层面解决了多边交易矛盾冲突、清分结算规则复杂等行业痛点,通过智能合约、链端签约不仅优化了交易流程,降低了交易成本;同时,由于交易行为的可追溯性,强化了市场监管可及性,为明朗有序的市场环境提供了保障。
储能行业的春天正在到来。从产业端,加快开拓电储能、氢储能等新兴储能市场成为资本市场关注的焦点。从行业发展趋势,数字化转型也带来储能产业发展的新机遇,正成为业内公司聚焦的方向。一言以蔽之,谁能在储能产业实现技术突破、规模化生产、商业化运作,谁就有可能成为资本竞逐的“储茅”。
作者:邢萌 郭冀川 来源:证券日报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