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上有一个非常简单而且基础的规律,就是当一件产品的供给增加时,它的价格(在大多数时候)就会下降,产品的价格下降后,又会增加需求。贵州茅台也曾经尝试着用这个思路,来给自己的产品降降温,因为市面上囤酒赚钱牟利的人实在是太多,存在金融风险。2018年8月,作为扩大供给的一个试点,南京雨花区的一处茅台直营店对茅台酒进行打折促销
品牌分野
每辆车由一万多个不同大小的配件组成。对于燃油车厂商来说,组装的过程同时也是价值分散的过程,这也是为何整车厂难以出现万亿巨头的原因。
价值数十万的汽车,必须给各类汽车配件公司预留出足够的利润,其中有不少还是垄断型企业,汽车品牌商必须给出溢价利润。这也是很多投资界人士不喜欢汽车股很重要的理由:经过百年的发展历程,汽车厂商越来越像组装厂了。
汽车厂商难出万亿巨头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品牌的分野。
1921年,福特T型车达到了巅峰,其产量已占世界汽车总产量的56.6%,当时的T型车价格已经下探至300美元以下,大量的工人阶层也可以顺利地购买汽车了。
但是当所有人都开着千篇一律的汽车时,就开始有部分消费者对此不满,他们需要一些特别的汽车来满足自己特定的需求,或是展示自己的与众不同。这时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开始在个性化、多样化方面大做文章,用彩色的雪佛兰汽车对抗黑色的T型车,最终迫使福特汽车进行大规模的产能调整。
车型老旧,库存积压,福特汽车迅速从巅峰跌落,先后被通用和克莱斯勒公司超越,成为北美的第三大汽车公司。
倒向通用、克莱斯勒的消费者,对这两家企业也没有多少忠诚度。当车企都能够通过流水线作业和大规模生产以降低生产成本时,消费者开始对于多样性、品牌有了更多的要求,其客户忠诚度变得非常低。
到如今,汽车消费仍然呈现出高度的分化,并没有出现类似于微信、工商银行或者美团的情况,以单一的品牌服务于各地、各类消费者。马化腾可以和某个小镇青年共同使用微信产品,再富有的企业家也要和老百姓一样与工商银行打交道,其他万亿级企业品牌与产品的“普适性”,在汽车行业是没有的。
因此在汽车普及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品牌分野情况非常明显,低线级城市、一二线城市、高净值人群、工薪阶层在购买汽车时,会有完全不同的价格与品牌考虑,想用一个品牌或者一款产品打通所有地域、品牌与价位完全不可能。
这种天然的市场区隔,造成了十万亿级别的汽车市场中,没有出现进入万亿俱乐部的汽车公司。中国最成功、规模最大的汽车公司上汽集团,市值峰值也“仅是”4360亿元。但是在新能源汽车时代,这种局面被汽车核心配件企业打破了。
作为具备科技属性的制造业企业,宁德时代不断降低产品价格,并不断扩张产能,以进入到各个新能源品牌汽车的组装里。目前宁德时代在动力电池领域的市场份额超过50%,产品搭载到了中国几乎所有主流车企的产品上,并且还有包括宝马、大众在内的国际巨头客户。
汽车的“品牌分野”被跨越了。核心配件在不同的汽车品牌上共同使用,完成了从国际到国内、从一二线城市到底线级城市,从高端豪华车到低价微车的全覆盖。虽然看不到宁德时代的任何产品,但只要有新能源汽车的地方,就有宁德时代产品的渗透。
宁德时代与其他“万亿俱乐部”的成员一样,有机会完成对市场、价格、品牌局限的跨越,在汽车与出行领域,成为每个普通人都绕不开的企业。在一个没有政策准入门槛、全球化自由竞争的行业里,成为了一家不同以往的新万亿巨头。
写在最后
规模优势是制造业的显著特征。对于制造型企业来说,“产业链话语权”这件事是非常关键的,而产业链话语权的来源主要有三:规模、技术、管理能力。
有了技术,企业可以暂时领先,但技术的扩散性特征决定了,这种领先只能持续一段时间。在进入到产业成熟期之后,更加重要的是规模。有了规模,企业可以获得最低的采购成本。而毫厘之间的价格差异,可以直接决定一家企业的生死。
在动力电池领域,上游正极、负极材料价格也在不断上涨,无法通过大规模采购降低成本的企业,已经置身于危险之中。曾毓群判断,未来5年,锂产业市场将迎来井喷期,快速进入TWh时代,高效率、高品质的交付是重要的核心竞争力。
而资本市场选择在此时把宁德时代抬进万亿俱乐部,等于提前宣告了TWh时代的到来。
作者:杨旭然 来源:巨潮商业评论
责任编辑:jian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