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发电定义及发展历程太阳能发电站是指用太阳能进行发电的电站,有太阳光发电和太阳热发电两类;其中,光伏发电是利用半导体的“光生伏特效应”将光能直接转变为电能。我国光伏发电行业于2005年左右受欧洲市场需求拉动起步,十几年间经历了从无到有、且有到强的发展历程,现已成为世界光伏发电行业的佼佼者。光伏发电作为目前最有竞争力
光伏发电产业链全景图
整体来看,光伏发电行业共有上中下三端的产业,国内企业在上中游产业在全球占据了龙头位置,特别是在多晶硅、电池片以及光伏组件领域,更是做到了霸连全球TOP1的位置。上游为多晶硅类的原材料,一般为单晶硅棒、多晶硅锭、单多晶硅片组成。中游由单多晶电池、晶硅组件和薄膜光伏组件构成。下游逆变器是由逆变器、电站EPC系统和运营组成。
——光伏发电行业上游 中国企业引领全球
光伏发电行业上游产业为多晶/单晶硅、硅腚、硅片等原材料组成的产业。
我国多晶硅产业2005年以来在政策推动下起步,一路历经产能过剩、淘汰兼并,行业集中度不断提高。部分先进企业的生产成本已达全球领先水平,产品质量多数在太阳能级一级品水平。据中国光伏协会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以来,我国多晶硅产量持续增长,2019年,全国多晶硅产能超过万吨的企业有10家,产能利用率保持在较高水平,产量超过34万吨。
其中以保利协鑫、通威股份、大全新能源、新特能源等为龙头企业。其中,保利协鑫多晶硅业务实现111.12亿元的营收,其次为通威股份,实现多晶硅业务51.79亿元的营收。
2013年至2019年,保利协鑫子公司江苏中能挤掉德国 Wacker后问鼎多晶硅全球龙头,并且蝉联至如今。在2019年全球多晶硅料产能前十排名中,中国占据7个席位,其中保利协鑫全球市场份额第一。就行业集中度来看,其趋势向龙头聚拢,通威股份市场份额有必然进一步提升。与此同时,伴随着韩国OCI、韩华等海外产能的退出和减产必然加速硅料的进一步国产化替代。
特别注意的是,通威股份在2020年3月19日的公告称其计划在云南省保山市投资建设年产4万吨高纯晶硅项目;通威股份表示,项目实施后公司的高纯晶硅年产能将达15.5万吨。此外,通威股份还宣布将在2021到2023年的三年内将产能提升至11.5万吨/年-15万吨/年,15万吨/年-22万吨/年以及22万吨/年-29万吨/年,因此在2023年时,通威股份将实现29万吨的高晶硅年产能。这势必将打破固有竞争格局,并逐步冲进全球TOP10。
——光伏发电行业中游 中国企业霸连第一
光伏发电行业中游产业一般由单多晶电池、晶硅组件和薄膜光伏组件组成。
在单多晶电池片方面,2019年,全球电池片头部企业的优势更为明显,不管从产能、技术还是成本等方面来看,从而造成产业进一步集中;据PV InfoLink的数据显示,全球电池片前十企业产量合计达到73.35GW。前十名企业中我国企业有九家,仅有韩华为韩国企业。其中,专业化电池片厂商像是通威股份在全球电池片企业中排名迅速攀升,并以13.4GW的产量位居全球第一。
在光伏组件方面,光伏组件企业在 2011-2018 年期间,行业龙头发展变化相对较慢。2011 年的行业龙头无锡尚德已经排名在TOP10之外,而晶科能源、天合光能、阿特斯等行业排名相对较为稳定。在2019年,其全球组件出货TOP10,中国企业占据TOP10中的八席,总出货量为为67.5GW。其中,霸连“四连冠”的晶科能源在过去十年里累计销售量为52.74GW,成为全球累计销售量最高的企业。
作者: 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责任编辑:jian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