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新冠疫情为电力央企跨国并购带来新挑战
新冠疫情让全球经济倍受打击,也给跨国并购带来诸多障碍和困难。封锁措施导致项目前期论证的停摆、产业供应链的断裂、资本市场的波动和社会动荡加剧,使跨国并购风险不断加大,同时逆全球化和保护主义重新抬头,一些欧美发达国家借机对外商投资并购出台更为严格的审查机制,电力央企跨国并购面临更大的政策风险。
1. 融资“陷阱”
融资风险主要包括汇率和利率两种风险。新冠疫情让全球金融市场处于更加变幻无常的环境,汇率剧烈波动是跨国并购面对的最直接问题。特别是当前美国、欧盟等西方主要经济发达体仍未摆脱疫情影响,全球主要货币汇率冲突加剧,汇率走势难以有效预测。融资风险出现的原因不外乎以下三方面:一是选择了不当的计价货币,二是错误地使用远期结售汇;三是对货币衍生品滥用。因此,如何有效防范汇率、利率变动对跨国并购带来的影响,成为跨国并购最难预测的风险。
2. 政策法律“陷阱”
政策法律风险是跨国并购不可回避的问题。首先是各国加大疫情期间对重要支柱和核心产业的保护,如欧盟专门出台“警惕外国投资者在新冠疫情危机中收购欧盟战略性资产”的声明;其次是劳工法律风险,一些国家法律规定必须雇用当地雇员,美欧法律十分重视员工权利的保障;还有环保法律风险。目前各国对环境认识普遍提高,国外环保团体力量强大,往往一个看似很小的环境问题,可能被无限放大,导致并购“难产”。另外并购过程还会涉及到税务、反贿赂、知识产权保护等一系列法律问题,都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3. 政治与社会“陷阱”
政治社会风险是跨国并购面临的最大风险。新冠疫情加深社会矛盾,以种族矛盾和文化冲突为代表的社会分裂将更趋恶化。一些国家对我国企业在能源电力、高新技术等领域的并购持有很强的抵触心态,多项并购因此夭折,如国家电网在收购比利时最大能源配网公司伊安蒂斯公司就因政治博弈而受阻。另外,利比亚、叙利亚危机让我国企业深感政治社会风险的危害,非洲、中东、拉美地区是政治社会风险的高发区,政权更迭、暴乱时有发生,也存在被“收归国有”的风险。
4. 市场“陷阱”
新冠疫情导致市场环境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极有可能会使原先预想的并购目标失去意义。譬如,在新冠疫情影响下,并购国家经济稳定和增长态势发生变化,出现新竞争对手及替代产品,生产要素市场价格发生变化等,都影响并购最终的完成与否。
5. 整合“陷阱”
新冠疫情进一步加大不同种族间人员隔阂,也提高了并购后整合难度,跨国并购是将经营理念、管理制度、组织架构、生产方式、文化背景等完全不同的企业“捆绑”在一起,真正将它们拧成一股绳、集而成团、管而有控,其困难常常是超乎想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