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洁能源产业已经在全球范围内成为重要的经济增长点,在新冠疫情带来的全球经济衰退和油价震荡背景下,由清洁能源引领的全球经济绿色低碳转型发展之路更为引人瞩目。
近年来,中国承担起作为全球大国的责任和担当,积极推动风能、光伏等清洁能源产业发展,制定了清洁能源发展的规划和目标,通过能源和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和管控、生态保护和修复,人们广泛践行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我国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改善,为节能减碳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中国已经站在全球清洁能源转型的中心。目前,中国风电和太阳能发电装机都已占全球装机总量三分之一强。未来,凭借国家主导的强有力的产业政策、庞大的市场规模、相对先进的制造业优势以及高度一体化且高效的供应链,将使中国能够领导清洁能源转型推动的新兴产业发展,并进一步助推经济社会走上高质量发展之路。
清洁能源占比显著提升
6月2日公布的《2019中国生态环境状况公报》公报显示,33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82%,其中157个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达标,占全部城市数的46.6%;全国地表水Ⅰ—Ⅲ类水质断面比例为74.9%,同比上升3.9个百分点;海水质量状况持续改善,入海河流水质状况有所提升,海洋功能区环境满足使用要求。
成绩的取得在于一点一滴的努力,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中国近年来致力于对清洁能源的利用、减少对自然资源的索求、降低自然环境的压力,“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的“两山”理念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我国不断健全能源规划体系建设,相继出台了“十三五”能源规划以及电力、水电、风电、太阳能等专项规划。
从2013年国务院发布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开始,“蓝天保卫战”从调整能源、交通等结构,加快重点行业深度治理等方面入手,成效不断显现,其中能源方面是重中之重。
国家统计局此前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据初步核算,2019年全国煤炭消费比重已降至57.7%,同比下降1.5个百分点,2019年清洁能源消费量升至能源消费总量的23.4%,同比上升1.3个百分点。重点区域每小时35蒸吨以下燃煤锅炉基本清零……
随着国家对环境保护和能源安全问题的进一步重视,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优化能源结构,实现清洁低碳发展,成为了我国能源革命的本质要求和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迫切需要。
解决清洁能源消纳难题
在江苏南通如东106公里绵长的海岸线上,一排排百米高的白色风车疏密有致,屹立于海天之间。微风吹拂,巨大的白色叶片缓缓旋转、在蓝天碧水间,分外美丽。
截至目前,如东已建成风电项目总装机容量超200万千瓦,风电累计上网电量超240亿千瓦时。如东地处的江苏省南通市目前正在打造风电产业之都,未来将形成千亿级风电产业集群,全国陆上首个特许权示范项目、全国首个单体规模最大的海上风电场等多个“全国第一”,相继在这里建成投产,吸引了三峡、华能、国信、鲁能等大型风电开发龙头企业进行规模化、连片化、整体化开发。借着海上风电快速发展的“东风”,如东正全力打造亚洲最大的海上风力发电基地,“绿色能源之都”的蓝图正在绘就。待如东沿海所有海上风电场全部建成投运后,风电年发电量将超过135亿千瓦时,与传统燃煤火电相比,每年可节约标煤472万吨,减排二氧化碳1600万吨,减少灰渣排放182万吨,节约淡水3850万吨。
风能是清洁、安全、可再生的绿色能源,利用风能对环境无污染,对生态无破坏,环保效益和生态效益良好,对于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利用风力发电已越来越成为风能利用的主要形式,受到各国的高度重视,且发展速度最快。在国家政策的支持和推动下,我国的风电产业得到了长足发展,江苏、浙江、福建、广东等沿海经济发达的省份大规模扩建海上风电场,正在积极助力我国能源结构转型。
截至2019年底,我国风电累计并网装机容量突破2.1亿千瓦,稳居世界首位,增长14.0%,增速远远超过火电、水电。目前我国风电装机占全部发电装机的10.4%,发电占全部发电量的5.5%。
在风能等清洁能源迅猛发展的同时,消纳问题逐渐显现,引起了诸多专家的普遍重视。南通大学校长施卫东接受《中国报道》记者采访时指出,目前我国跨省区电力资源配置规模和范围不断扩大,新能源装机占比不断提高,但是,各类能源联产联供、梯级利用、多能互补的综合效益尚未充分发挥,我国单位GDP能耗水平是主要发达国家2倍以上。要促进源网荷储高效协同、发输配用交互响应,提升整体利用效能,提升风电、光伏等清洁能源消纳能力,壮大清洁能源产业,促进经济社会绿色低碳发展,需要加强推动国家“十四五”规划与电网发展深度融合、相互促进。
国资委研究中心研究员胡迟则认为,当前,全球很多能源企业都在向能源互联网企业或综合能源供应商转型,中国包括江苏等地也都大力发展能源互联网,以有效解决清洁能源行业未来发展的成本问题和消纳问题。
记者了解到,随着内蒙古上海庙至山东临沂等特高压“西电东送”通道建成投产,跨区电网输送能力进一步提升,风电消纳能力不断提高,内蒙古、新疆和甘肃等西部风电富集地区风力发电量占本地区发电量比重均超过10%。
5月1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指导意见》,进一步明确,加强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开展黄河梯级电站大型储能项目研究,培育一批清洁能源基地。加快风电、光伏发电就地消纳。继续加大西电东送等跨省区重点输电通道建设,提升清洁电力输送能力。加强电网调峰能力建设,有效解决弃风弃光弃水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