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头迎难而上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尽管“净零碳排放”之路并不好走,但众多国际巨头公司仍选择迎难而上。
3月23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铁矿石企业力拓集团处了解到,在宣布斥资10亿美元投资于碳减排项目后,该集团将于今年5月份进一步召开ESG(环境、社会、治理)研讨会,届时或公布10亿美元投资的范畴和细节。
今年2月底,力拓集团发布《应对气候变化战略报告》,并宣布未来五年投资10亿美元开展减排项目。该集团制定的目标显示,其计划到2030年,碳排放强度较2018年减少30%,碳绝对排放量较2018年减少15%以及到2050年实现运营业务净零排放。
力拓集团首席执行官夏杰思(J-S Jacques)表示,“气候变化是一项全球性挑战,需要各国、各行业和整个社会共同采取行动。新技术、伙伴关系和有效的政府政策将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对此,该集团将上述气候目标纳入集团首席执行官的业绩目标,与其短期激励计划(奖金)挂钩,且这些要求也已纳入执行委员会各级相关成员和其他高管的年度业绩目标。
“但目前全球尚没有明确路径来保证到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夏杰思也指出,“净零碳排放”的远景非常清晰,可路径并不明确,既需要继续着力减贫和创造财富,同时又需要就应对气候变化行动采取行动,是一个复杂的权衡。
与传统能源、资源类企业相比,新能源企业有望成为实现“净零碳排放”的先锋队。
3月中旬,国内光伏公司隆基股份宣布加入RE100绿色倡议,承诺最晚2028年实现在全球范围内的生产及运营所需电力100%使用可再生能源。
RE100绿色倡议由气候组织(The Climate Group)发起,联合苹果、谷歌、Facebook、可口可乐、微软、飞利浦、高盛等全球企业,加速实现全球电网零碳排放。而加入RE100的公司,须承诺不晚于2050年全部使用绿色电力。据悉,风电企业远景集团、光伏企业晶科能源此前都已加入该倡议。
隆基乐叶董事长助理王英歌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隆基股份2016年以来已经开始在云南、马来西亚等水电为主的区域生产光伏产品。
不过,即便是新能源企业也面临着现实困难——电网的电力结构,是影响用电企业电力种类的客观因素。
“我们可以通过购买绿证、自建光伏发电站等方式来冲抵电网电力结构中的非绿色电力部分。”对此,王英歌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