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在实施创新电池储能商业模式方面处于领跑者的地位。基于区块链、电力系统2.0(其中一个重要要素是聚合)等理念,德国成为第一个创建社区储能商业模式以及将储能纳入电费套餐模式的国
从分布式储能的市场参与主体构成来看,德国本地小型家用储能系统供应商较多,家用储能的市场份额主要集中在Sonnen、LG Chem、E3/DC、SENEC、Solarwatt、Varta等厂商手中。根据EUPD的数据,2017年上述公司的市场份额占家用储能市场总额的80%。海外厂商中,除了LG Chem,中国企业BYD、Alpha ESS、美国Tesla也占据一定的家用储能市场份额。如图4所示。
图4 2017年德国家用储能系统市场份额[7]
Sonnen、LG Chem、E3/DC、SENEC、Solarwatt、Varta、BYD的数据来自企业;Mercedes Benz Energy、Tesla、Others为EuPD的预测值;NN为匿名公司
在德国,租赁模式面临多重制度障碍,用户采购储能设备并拥有设备所有权的模式占主导[8]。如何将用户所有的储能设备整合起来创造增值服务成为德国储能设备供应商挖掘创新模式的重点。因此,从收益流来看,除了德国联邦政府和州级的设备初装补贴以及提高光伏自发自用带来的电费节约收益,用户还有望通过参与电力市场获得的辅助服务收益、通过“隔墙售电”获得额外收益等多渠道价值。
6 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的商业模式与德国类似。户用储能,主要是小型光储混合系统在分布式储能市场占据绝对优势地位。由于各州的电价水平、FIT机制、光照条件的不同等,使得家用光储系统的投资回收期在7~12年不等。
目前,澳大利亚的分布式储能系统安装商为用户提供的电池产品主要是锂离子电池产品,包括Alpha-ESS、LG Chem、Tesla Powerwall 2、Enphase AC Battery、Sonnen Batteries、Pylontech等电池品牌。逆变器产品包括Redback、Sungrow、SolaX & Goodwe等品牌。可以看出,澳大利亚用户侧储能市场中主要被海外品牌占据。
在澳大利亚,分布式储能项目(主要是家用光储系统)的收益来源较为简单,主要是自发自用光伏电力,节约电费开支,在阿德莱德、堪培拉等个别州/地区,可获得一定的初装补贴,在墨尔本、阿德莱德等地,还有望参与澳大利亚公用事业公司AGL等公司主导的“虚拟电厂”计划,获得额外收益。
二 分布式储能商业模式的发展趋势
1 “储能服务”
“储能服务”,即“将储能作为一种服务而非产品提供给用户”,这一理念已经愈来愈获得业界的认同。尽管与直接销售产品相比,这种方式对企业来说更为复杂,但用户较高的接受度,使得在这一理念下呈现出的解决方案拥有较高的市场认可度。
而用户较高的认可度,就体现在:①资产的长期所有会导致资产搁浅和资金占用。用户对于电池寿命,以及其投资能否在寿命期内转化为收益通常无法有效判断,更希望看到价值产生之后再付出成本。因此用户更愿意采购服务,而非拥有资产。②当市场条件发生变化的时候,服务解决方案比单纯的产品供应能够提供更大的灵活度。例如,补贴机制、电价或者市场规则发生变化时,用户能够比较容易适应新的变化,企业也拥有较大的运作与调整空间。③用户通过与一个服务供应商签订合同,就能获得系统设计,管理与运维等“一站式”服务,对用户来说操作简单,容易接受。④新技术持续不断地在市场中更新迭代,成本也在持续下降,用户会陷入到“等待产品更便宜”的恶性循环中[9]。而提供灵活的“储能服务”则能有效规避这些问题。
2 “共享”
目前分布式储能的另外一个发展趋势就是“共享”。电池的本身特性决定了其能够满足不同的需求。将共享理论赋予电池运行是为了增加盈利性,为不同的用户创造更高的价值,分摊成本的投入[10]。本质上就是在考虑循环次数和日历寿命的同时,适度增加运行小时数。
电池共享可通过两种方式实现:①一个投资者或用户能够将其电池系统提供给其他用户以增加其收入。②不同用户之间的联合所有,或一个拥有大量第三方用户的独立的电池投资商所有。即,电池既可以拆分容量给不同的用户(横向分享),也可以一天不同的时间做不同的应用,也可以两种方法混合。尽管还需要解决多个用户使用权的协调、单个应用场景的收益是否会下降以及相关的政策以及监管方面的问题与障碍,但分布式储能朝着“共享、互惠”方向挖掘多重价值的趋势已经非常明显。
3 “聚合”
由于分布式储能具有规模小、分布散的特点,多点聚合成为分布式储能发展的趋势之一。而在这个过程中,如何将储能以及其他资源整合起来提供更多服务,并对这些资源进行管理和管控成为关键。为此,一个新的市场角色——资源聚合商日益在储能市场中活跃起来。通常,资源聚合商需要具备三项能力:①将大量分布式发电商和电力用户集合起来;②与灵活资源服务采购者签订合同并执行;③提供聚合资源的软件平台,以控制硬件响应灵活资源服务指令的调用[11]。
资源聚合商的优势是能够为电网、用户以及储能资产所有者提供额外的收益与服务,其提供的服务正日益受到电网公司等采购方的认可。英国国家电网的网站列出了其认可的19家提供商业化资源聚合服务的公司,它们有的是独立的负荷集成商,如Flexitricity、Kiwi Power等,有的是能够提供聚合服务的大型能源供应公司,如Eon、EDF、Npower。同时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德国等纷纷研究并调整政策,为资源聚合商调整市场规则,准许其参与更多的市场竞争[12]。可以看出,分布式储能从“点”向“面”的价值转化正日益被各方肯定及接受,未来在能源互联网、智能电网、智能社区等理念的推动下,分布式储能的商业模式有望进一步深入与创新。
原题:全视角解读分布式储能全球发展现状,研判未来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