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一般工商业电价要继续降低10%,电网公司无疑面临巨大压力。不过,两大电网公司都在第一时间表态支持降价。
在提出降低工商业电价的同时,政府也提出将降低制造业等行业增值税税率,由16%降低至13%,对降电价也将产生正面影响。不过多位接受记者采访的专家都认为,今年的降价目标需要多项措施综合作用,由多方共同努力来实现,单靠一个措施、某一方降价很难轻易实现目标。
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教授郑新业对记者表示,目前降费主要由三个渠道,第一是政府降费,包括降低增值税及各种电费中的附加基金;第二是输配监审,还可以有降价的空间;第三是电力市场,通过市场化交易来降低电价。郑新业预计,最终可能是三方面政策汇流综合起作用,其中政府降费约占30%,电网让利约占30%,电力市场约占40%,相比去年,政府相对会多让利一部分。
曹志安在全国“两会”期间接受财新采访时也表示,降价空间主要体现在电力市场化交易、电价里的政府性基金及附加和输配电价。
政府让利部分除了增值税税率降低之外,在2018年的降价措施中,曾将国家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基金征收标准降低25%。多位专家都认为,今年电价中相关基金和附加费有望进一步降低。
输配电价方面,今年1月,发改委发布了关于开展第二监管周期电网输配电定价成本监审的通知,将对除西藏电网外的30个升级电网及5个区域电网进行成本监审。发改委发布的信息显示,此前在2015年开始的第一轮成本监审中,共核减不相关、不合理费用1283亿元,平均核减比例15.1%。并通过核定独立输配电价,为推动电力市场建设创造了条件,市场化交易电量由2015年的14%提高至2018年的接近40%。
在市场化交易方面,前述发电集团人士表示,目前市场主体参与竞价会更加理性,报价不会过低,但仍然会低于标杆电价,另一方面市场交易规模在不断扩大,市场电比重增加,总的来看,发电企业减收仍然在扩大。而燃料成本较高,发电集团普遍盈利水平不高。
有观察人士认为,在煤价高企的背景下,火电面临普遍亏损的经营环境,要进一步降低电价,需要有更多风电、光伏、水电、核电等新能源电力进入市场。
在郑新业看来,越是电力市场建设好的地方,越容易完成降电价的目标,此外,水电这种廉价电占比高的地方,更容易完成目标。
不过,政策的落地还要考虑综合影响。郑新业提醒,一般工商业企业能否真正得到电价红利,要特别注意“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即转供电问题。在许多一般工商业用户中,电网公司电价的让利被园区或者物业等转供电方截流,工商业用户的实际电力成本远远超过电网的销售电价,无法享受到降价的红利。
此外,电价进一步降低,将进一步压缩电网公司的盈利水平。而在当前电价机制下,电网公司是承担交叉补贴和普遍服务的主体,一般工商业降的越低,也就意味着电网公司在交叉补贴和普遍服务方面面临更大的压力。
郑新业分析,一般工商业电价降的越多,电网公司就越没有余力去帮助中西部的电网建设,对居民电价也不利,需要考虑不同政策目标之间矛盾的问题;而另一方面,电网公司真实的摊销和边际成本不够透明,这也对监管提出了更高要求。总的来看,如果电力市场建设的好,降电价影响相对较小,如果主要来自电网让利,就要考虑和可持续发展等其他政策目标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