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2日,科创板首批受理上市申请9家企业名单出炉:晶晨股份、睿创微纳、天奈科技、江苏北人、利元亨、容百科技、和舰芯片、安翰科技、科前生物。其中,容百科技、天奈科技、利元亨3家涉足锂电池业务。
容百科技:三元正极材料第一梯队
根据招股说明书显示,容百科技成立于2013年9月,注册资金3.98亿元,经营范围为锂电池材料、动力电池相关产业,主要产品包括NCM523、NCM622、NCM811、NCA等系列三元正极材料及其前驱体。
公司与宁德时代、比亚迪、LG 化学、天津力神、孚能科技、比克动力等国内外主流锂电池厂商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并通过持续的技术优化和产品迭代稳定与深化客户合作。
2018年该公司营业收入30.4亿,同比增长62%,净利润2.1亿,同比大幅增长675%。
基于公司 2018年度实现营业收入30.41亿元,并结合报告期内的外部股权融资情况、可比A股上市公司二级市场估值情况,公司选择适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上市规则》2.1.2 条款的第四项上市标准,即预计市值不低于人民币30亿元,且最近一年营业收入不低于人民币3亿元。
招股书显示,本次发行募集资金扣除发行费用后,将投入2025动力型锂电材料综合基地(一期)以及补充营运资金。
从公司主营业务收入构成情况来看,主要为三元正极材料、前驱体以及其他部分,其中三元正极材料占绝对比重,2018年占收入构成比例高达87.9%。
招股说明书表示,近年来,受益于新能源汽车的旺盛需求,特别是新能源汽车对更高续航里程的需求,三元正极材料的市场规模迎来爆发性增长。借助于技术领先形成的先发优势,公司成功进入国内外主流锂电池生产企业的供应商体系,报告期内主营业务收入实现较快增长,2016至2018年复合增长率达到84%。
公司凭借在单晶与高镍三元正极材料领域的技术优势,目前已跻身世界三元正极材料的第一梯队。其中,公司的NCM811产品在全球范围内率先应用于新能源汽车,NCM811 的产品技术与生产规模均处于全球领先地位。
2015年,容百科技曾透露,计划于2018年前后登陆资本市场。当年,公司引入2亿元A轮融资。2017年6月,其完成10亿元的B轮融资;2018年3月,又完成13.9亿元C轮融资,投资方包括金沙江资本、阳光保险、长江证券、云晖资本、上海自贸区基金等。完成C轮融资后,容百科技估值已过百亿元。
容百科技由北京容百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控股,旗下拥有五家控股子公司,分部位于北京、湖北、贵州、韩国忠州等地。此外,容百科技也参股了韩国TMR株式会社。
容百科技创始人白厚善,同时也是锂电池正极材料企业当升科技的创始人。其总裁刘相烈是韩国锂电正极材料的国家级专家,曾在三星SDI和L&F正极材料公司任职。2011-2013年,其先后创办韩国EMT、韩国载世能源株式会社、韩国TMR株式会社等。
从股权结构来看,白厚善也是容百科技的实际控制人,通过控制公司股东上海容百、容百管理、容百发展、容百科投及遵义容百合伙合计控制公司 42.05%股权。此外,白厚善担任公司董事长,对公司生产经营、重大决策等具有实际的控制力。
该公司共有38名股东,第一大股东为上海容百新能源投资企业,持股比例为32.39%。至少7家上市公司涉及其中,包括兆驰股份、卓翼科技、格林美、银亿股份、长江传媒、沙钢股份、森霸传感。
2016 年、2017 年及 2018 年,公司前五大客户销售金额占当期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 60.40%、61.28%和 52.79%。报告期内,公司对前五大客户的销售占营业收入的比例相对较高,主要系由于公司客户多为新能源锂电池行业龙头企业,且下游动力电池与新能源汽车行业的集中度较高,导致公司客户相对集中。若未来公司主要客户经营情况不利,降低对公司产品的采购,出现货款回收逾期、销售毛利率降低等问题,将会对公司经营产生不利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