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补贴十年行

2019-03-15 16:17:21 太阳能发电网
今日,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发表文章《光伏补贴激励政策十年回眸》分析认为,自2018年回溯至2008年,光伏补贴政策大致历经了从核准电价到标杆上网电价及度电补贴的四个阶段。2019年,随着“十三五”逐渐进入收官阶段,光伏补贴退坡及平价上网等既定规划也将加速落地。以下是文章原文:2019年,随着“十三五”逐渐进入收官阶段,
三、2011年:光伏标杆上网电价


2010年两批特许权招标项目之后,业内积极呼吁光伏标杆上网政策的出台。2011年8月,国家发改委下发《关于完善太阳能光伏发电上网电价政策的通知》,正式刻下了国内光伏标杆电价的里程碑。


◆2011年7月1日以前核准建设、2011年12月31日建成投产、尚未核定价格的光伏发电项目,上网电价统一核定为每千瓦时1.15元;


◆2011年7月1日及以后核准,以及2011年7月1日之前核准但截至2011年12月31日仍未建成投产的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除西藏仍执行每千瓦时1.15元外,其余上网电价均按每千瓦时1元执行


四、2013年~2018年:三类资源区标杆上网电价和分布式度电补贴


2009~2011年,在一系列利好政策激励下,国内光伏终端市场终于开启了进阶通道,短短三年时间年新增装机翻了17倍之多,光伏也成为全国各地创收与造富的热门产业。然而,起步阶段的内需市场自然无法一时消纳彼时巨大的产能,“两头在外”的尴尬窘境依旧延续。资料显示,当时高纯度多晶硅严重依赖国外进口,而国产光伏电池和组件96%需出口至国外市场。


最终走势令业内人士铭记至今,2011年11月9日,美国举起“双反”大棒,针对中国光伏产品的“双反”正式进入立案程序。2012年10月10日,美国商务部作出反倾销、反补贴终裁,征收14.78%至15.97%的反补贴税和18.32%至249.96%的反倾销税。雪上加霜的是,彼时占据中国光伏产品出口份额70%的欧盟市场仿效跟进,于2012年第四季度,对中国光伏产品启动“双反”调查。曾经的爆款产业走在了“最危险的边缘”。


破解危机,国内内需市场“大跃进”迫在眉睫。2012年底国务院下发五条措施,从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发展秩序、应用市场、支持政策、市场机制多方面扶植光伏业发展。2013年8月,作为“国五条”的细化配套政策,《关于发挥价格杠杆作用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通知》正式下发,实行三类资源区光伏上网电价及分布式光伏度电补贴,由此正式催生了我国光伏应用市场的“黄金时代”。


2015年底,国家发改委下发《关于完善陆上风电、光伏发电上网标杆电价政策的通知》指出,实行风电、光伏上网标杆电价随发展规模逐步降低的价格政策。截至2018年,三类资源区光伏标杆上网电价共下调了四次,详见下表:



作者: 来源: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 责任编辑:jianping

太阳能发电网|www.solarpwr.cn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