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海——中国储能企业的现实选择

2019-03-14 16:22:26 太阳能发电网
加快“走出去”的步伐,积极开拓国际市场,正成为众多储能企业的现实选择。1、全球储能版图  世界储能高涨的潮汐,正在工业化国家中来回涌荡。  整个2018年,全球电化学储能市场,涌现出多头并进的态势。项目迅速累积、场景不断扩大,储能的市场容量,以令人炫目的速度在增长。  在亚太、北美和西欧
国际巨头启示录


  这个日益繁盛、秩序未明的草莽市场,既给了传统巨头再次伟大的全新阵地,也为独角兽公司创造了弯道超车的良机。其中的特斯拉、sonnen、Fluence、Stem等公司,正毫不掩饰的展露着储能野心。


  在电力综合服务领域,欧美都有成熟的商业模式。从欧美电力市场发展轨迹来看,伴随着智能电网的推广,电力、互联网的深度融合诞生了一个新兴电力产业—电力需求响应整合商。


  最近被壳牌收购的德国Sonnen公司,被誉为能源行业的“Facebook”,在全球拥有30000多套户用储能装置。Sonnen公司不仅向个人家庭出售储能系统设备,还构建起了基于家庭储能的虚拟电厂社区,将分布式用户储能系统编织成随时响应调峰调频需求的电力网络,去为当地的电网公司提供调度服务。


  随着大规模间歇式可再生能源并网的逐渐增加,电网和监管机构面临巨大的压力和挑战。如何帮助电网提高可再生能源使用率?优秀的储能系统集成商在电力系统中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根据市场调研公司Navigant对全球储能系统集成商进行的评估,Fluence、NidecASI、RES和Tesla被评为储能系统集成的领导者。排名第一的Fluence公司是由AES和西门子双方储能部门合并而来,基于双方在行业的多年沉淀,主要为电网、能源开发商和大型能源用户提供大规模储能解决方案,目前在全球部署电化学储能装机超过600MW。Fluence服务的这些客户在电力行业专业性和财务稳定性方面对供应商有非常高的要求,这些能力也是一般的电池厂商和创业公司所不具备的。


  相比国外,中国仍然缺乏对系统研究比较透彻的系统集成商。系统集成涉及到电化学、电力电子、IT、电力调度四个行业的跨界结合。具体到不同应用场景,电芯的选型、系统的控制策略都不尽相同,技术含量并不低。


  对中国企业来说,从简单的电池、PCS供应商,转向更具价值的综合方案解决者,成长为和顶级对手一样优秀的行业巨擘,这条路必定艰难,但留给中国企业的窗口期并不会太长。


  从全球各细分市场来看,日韩的储能市场壁垒森严,中国企业若要大规模进入,需要面对LG、三星、松下等巨头的竞争。欧美作为全球重要的储能市场,对逆变器、电池等产品质量要求极高,同时对整个储能系统有更为严苛的门槛。新兴市场多为相关产业不够成熟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政治局势不稳、法律法规不完善,面临许多未知的风险。


  中国储能企业要想进入并占据这些市场,需要熟稔各国政策、电力市场,建立起基于不同应用场景的储能解决方案。开拓国际市场是一场“持久战”,如何加强本地化建设,与更多当地开发商、集成商建立战略合作关系,都是中国企业必须破解的课题。


  在5月18—20日将于北京举办的“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2019”上,则为中国储能产业链上的各家公司,搭建了一个近距离接触各国储能要角、熟悉主流与新兴储能市场的平台。这个由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CNESA)举办的峰会,已持续八年,是中国当下在本土与全球储能同行对接的重要窗口。


  本次峰会还于5月20日专门辟出“全球储能运营商大会”和“世界储能技术大会”专场,国际学术与商业化同时推进。得益于主办方多年来与各国储能行业协会牢固持续的官方关系,已经确定参与本次大会的,既有美国储能协会CEO、爱尔兰储能协会主席等要角,也有来自英国、印度、韩国、澳洲各国的行业领袖,还有来自Fluence、PowinEnergy、特斯拉、Sonnen、ABB、Starwood、NEC等跨国企业高管。



作者: 来源:储能100人 责任编辑:jianping

太阳能发电网|www.solarpwr.cn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