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获得电力便利化改革对优化营商环境的启示

2019-03-07 07:14:30 太阳能发电网
在世界银行最新发布的《2019年营商环境报告》中,我国“获得电力”指标排名从2017年的98位大幅跃升至14位,一年提升了84位。获得电力便利化改革实现了小微企业获得电力“零上门、零审批、零投资”服务,企业满意度大幅提升,同时也为其他领域优化营商环境提供了经验与启示。建议供水、供气等其他公用事业领域充分借鉴获得电力便利化改革的相关经验,

在世界银行最新发布的《2019年营商环境报告》中,我国“获得电力”指标排名从2017年的98位大幅跃升至14位,一年提升了84位。获得电力便利化改革实现了小微企业获得电力“零上门、零审批、零投资”服务,企业满意度大幅提升,同时也为其他领域优化营商环境提供了经验与启示。建议供水、供气等其他公用事业领域充分借鉴获得电力便利化改革的相关经验,大力发挥以公用企业为核心的平台效应和规模效应,切实降低用户的投资成本,有效提升社会整体福利。


根据世界银行《2018年营商环境报告》,2017年我国“获得电力”指标在全球190个经济体中排名98位,处于中下水平。为进一步优化我国营商环境,2018年第一次国务院常务会议专门部署了包括“获得电力”领域在内的多个事项,要求大幅精简审批、压缩办理时间,持续提升我国营商环境的国际排名。国家电网公司作为改善“获得电力”的责任单位,在国务院部署下,以北京、上海两地为核心,全面开展了获得电力便利化改革。在世界银行最新发布的《2019年营商环境报告》中,“获得电力”指标排名从98位跃升至14位,大幅提高84位,是过去一年我国营商环境改进最为显著的领域。通过理念、机制和技术等手段创新,实现了小微企业获得电力“零上门、零审批、零投资”服务,企业满意度大幅提升,同时也为其他领域优化营商环境提供了经验与启示。


获得电力便利化改革的举措与成效


2018年初国家电网公司专门制定了《开展报装接电专项治理行动优化营商环境的工作方案》,北京、上海两地随即先行开展了针对小微企业的供电服务质量提升专项行动。两地均对标世界银行评价体系,对照世界先进经济体经验做法,在精简手续流程、压缩接电时间、降低接电成本、提高供电可靠性、创新服务方式等五个方面扎实推进,构建了全面提升“获得电力”指标的制度保障和服务体系。


一是精简手续流程。全面精简办电环节,能简则简、能合则合,取消普通客户设计审查和中间检查环节,合并现场勘查和供电方案答复环节、竣工验收与装表接电环节,高、低压客户流程环节数分别压减至4个和3个,北京、上海地区低压客户进一步压减至“受理申请”和“装表接电”2个环节。


二是压缩接电时间。履行一次性告知义务,即指导客户备齐资料后再提交正式用电申请。实行接电限时契约服务,高压(10千伏)、低压(不含成批居民)客户平均接电时间分别控制在80天和30天以内。推广典型设计、标准化物料,打通与设计单位、施工企业等协同单位的工作流程,形成一体化服务模式,加快工程建设速度。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移动作业终端等技术手段,实现现场精准定位、现场一次生成供电方案和设计图纸、在线配置物料、信息共享等,提高客户经理现场服务效率,大幅压缩接电周期。


三是降低接电成本。落实国家取消临时接电费政策,提供全过程免费服务。优化供电方式,按照就近接入原则实现与公共电网并网,北京、上海地区提高低压接入电网的用电容量标准至160千瓦,并延伸电网企业投资范围至电能表,实现客户接电零投资,改变了原100千瓦-160千瓦项目应由10千伏供电的模式,帮助企业节省专用变压器采购安装及日常运维费用。


四是提高供电可靠性。优化配电网运行方式,合理安排检修计划,避免重复和频繁停电。推广应用不停电作业,最大限度减少停电时间和次数。积极开展故障预警分析研判,实施主动抢修,减少设备故障停电。建立小微企业供电可靠性数据跟踪、统计、分析机制,定期公布统计结果。对由于中断供电造成用户损失的,按照国家相关政策给予赔偿。


五是创新服务手段。推行“互联网+”营销服务,提供“掌上电力”APP、95598网站、自助服务终端等多种服务渠道,全面推广线上办电服务,推动传统业务从线下向线上迁移,北京、上海实行小微企业客户“双经理制(客户经理+项目经理)”服务,推行“一口对外、一站服务”新模式。


获得电力便利化改革以来,北京、上海两地均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是接电环节大幅减少,平均环节由改革前的5.5个减少为2个;二是平均接电时长大幅缩短,由改革前的平均80天减少为15天,其中北京小微企业接电平均用时由141天减为4.88天,最短1天,最长19天;三是小微企业客户全部实现接电零投资。截止到2018年7月末,北京、上海两地共完成9659户小微企业便利化接电,改革前客户至少要投资3.38亿元,改革后全部都是零投资,其中北京电力公司以8500万元的自身投资,共为客户节省投资2.95亿元。以刚完成接电的云能投投资咨询有限公司为例,该企业位于北京市西城区,用电面积1298.9平方米,是一个两层单体建筑,主要用电设备是中央空调、新风系统、照明等设备,报装容量160千瓦。改革前需要高压供电,企业自主投资包括变压器及配套开关柜,总造价约23万元,同时需要自主开展设计、施工、掘路审批等相关工作,时间花费至少2个月,接电后每年还需承担约10万元的电力设备运维费用。改革后,北京电力公司利用公用配变及相关设施,共投资5万多元,只经历申请、接电两个环节,5天就实现了客户零投资接入电网。





作者:马晓白 袁东明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责任编辑:jianping

太阳能发电网|www.solarpwr.cn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