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量陡然加大,特别是各省都有去煤、提高可再生能源比例这些任务在身,每个省份还是希望能尽量增大本省的可再生能源发电量,从省级到市县一级主管部门恐怕都要动员起来。
当项目管理进一步下沉到市县一级的地方政府时,每个项目如果能获得领跑者项目的待遇,通过更低的土地成本、更低的并网成本来降低补贴强度,更有助于在竞争中胜出,所以需要地方政府同开发企业一起努力。
另外由于对并网时间需要做出承诺,并且电价将随着延期而降低,所以在选择开发企业保障并网时间需要地方政府高度注意。
海外市场的火爆造成目前组件供销两旺。在上网电价锁定的前提下,开发企业对设备价格有承受上限,一旦超过,宁愿废弃项目也不可能赔钱建设。这种情况,省级政府在制定政策时要借鉴领跑者的经验,不要强压企业使用某种类型的组件。很多领跑者的设备要求很细极高,采购时间又很集中,导致市场无货无货或者价格极高,出现临时更换设备或者延期并网的情况。
在当前这样充分竞争的条件下,应允许普通组件和高效组件及各种类型组件同台竞争,共同淘汰劣质组件。市场监管是设定组件质量标准,只要组件质量合格,应允许投资人自行选择。如同买车,有买高档车跑专车的,也有买普通车跑快车的,还有买二手车跑运输的。
另外保障项目顺利并网方面,电价一方面随着时间推移而降低,标杆电价计划从三季度开始每季度下降0.01元,另外延期两个季度还不能并网的项目将取消指标,这种指标浪费的话,会对本省去争取2020年指标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希望各省在这方面也加强监督。
开发企业需关注的要点
开发企业作为上场竞争的运动员,练好内功,也就是成本控制能力是第一位。过去部分开发企业在省里资源运作能力强,不竞价的情况更有优势。这种优势在新政策下将进一步削弱,开发企业需要通过几个方面来实现度电成本下降。
一,提高技术实力,包括发电设备的配置。例如多大比例的跟踪支架,是否使用一些膜技术来降低低电成
二,提高融资能力。无论是建设期的融资还是经营期的融资,都需要降低融资成本。很多企业认为EPC垫资建设期,那么建设期融资就不关注了,但是EPC的成本都将计入到建设成本中,因此EPC的融资成本能够降低,也对降低整个项目成本有帮助。
三,报项目要量力而行。上文也已提到,各省会加强并网的监督,现在国家政策未最后敲定如何惩罚报了项目而退出的企业,但对企业还是有些负面影响,所以希望企业量力而行。
四,企业在报价时应充分考虑组件供应等波动因素,注意并网时间。这次采购周期将比较接近,很有可能造成设备价格波动,与其强上项目,不如等待平价项目模式成熟。光伏开发暴利时代已经结束,未来就是稳定收益,如果平价能符合企业的收益率,还是平价项目自主性、可操作性更强一点。
鉴于目前政策仍然处于征求意见阶段,对于电网企业和金融企业如何根据新政策调整及更多的细节,我们还在做进一步的研究,会在后面逐步为大家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