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产业链六大代表性企业财务分析案例

2018-11-01 22:05:42 太阳能发电网
2018年以来,光伏行业制造端高利润黄金时代已经结束,政府正在降低光伏发电项目对补贴的依赖程度,发电端“平价上网时代”已经来临,制造端需要进一步降低其利润空间,降低设备售价,推动系统造价进一步降低,提高投资端的信心,维持行业前行。另外投资端的投资方向也需要从传统的地面电站和屋顶分布式电站方式转变为综合能源

资产结构分析


从资产结构上来看,制造端企业经营性资产占总资产90%以上,投资端企业经营性资产占总资产80%以上,这说明光伏产业链中企业关注发展主业,资产集中在经营业主中,盈利模式也以经营主业为主;


对于投资端的企业来说,北控清洁能源及熊猫绿能在2015年后调整资产结构,进行长期股权投资及其他形式的投资。


(二 现金流质量


自由现金流(FCF)受到净利润与资本支出的影响,FCF逐年的变化可反映企业经营策略。2015年以前因行业处于恢复期,各企业的FCF变化较小,2015-2017年各企业FCF出现大幅变化。


保利协鑫能源自由现金流在2013、2014及2016年均达到20亿元以上;而在2015及2017年急速下降至-40亿元以下,由于该企业在2015年和2017年经营性净收益都超过其利润总额,净利润虽有降低,但均保持在盈利状态,由此可以推断自由现金流出现负值是因其投资活动支出过大。


2012-2017年间隆基股份自由现金流保持较为稳定,且在2016和2017年分别达到1.99亿元和6.37亿元,呈现大幅增长;因2016-2017年国内光伏装机量呈爆发式增长,带动了以隆基股份为代表的一线光伏发电设备(单晶硅光伏组件)生产企业产品出货量。


中来股份自由现金流逐年变化趋势与隆基股份相仿;阳光电源在2016年自由现金流出现大幅跳水达到-2.22亿元,2017年恢复到9.26亿元。


处于下游的投资商熊猫绿能和北控清洁能源自2015年后自由现金流处于负值区,这与其大举并购光伏电站资产,参与国内领跑者光伏电站建设等扩充其固定资产的投资活动有关。


进一步分析各企业的现金流结构,图2和图3所示分别为制造端与投资端企业的经营、投资和筹资所获现金流占比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情况(平均值);2012年欧美出台双反政策导致国外市场萎缩,全行业营收大幅下滑,经营现金流不足,各公司的基本运行主要通过筹资来维持,投资活动减弱。2013年起得益于国内光伏利好政策支持,2014和2016年投资端和制造端投资活动积极,全产业呈现扩张的态势(图2,图3)。



保利协鑫能源凭借其多晶硅原料垄断地位,2013-2017年经营现金流净额稳定增长,可推断该公司战略为通过投资不断增加资产呈现扩张;


值得注意,投资端在2014-2017年间一直呈现扩张状态,筹资活动募集资金来为企业投资活动提供资金支持。


以2016年为例:熊猫绿能在2016年度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4900万元,经营现金流净额为3.27亿元,投资现金流净额为-20.80亿元,筹资现金流净额18.25亿元;


北控清洁能源2016年度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4.79亿元,经营现金流净额为2.51亿元,投资现金流净额为-77.45亿元,筹资现金流净额为80.27亿元;


总体看,行业制造端公司运营模式以筹资和经营为主要现金来源(图2);投资端公司运营模式将筹资和投资作为驱动力(图3)。



作者:冯江涛 肖琼 来源:能源杂志 责任编辑:jianping

太阳能发电网|www.solarpwr.cn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