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大全多晶硅 3B 扩产项目,已经建成并于 10 月中开始试生产。3B 项目将于 2019 年 1 季度达到满产,届时硅料产能将达到 3 万吨/年,待去瓶颈化后,有望在 2019 年 6 月底前产能提升至 3.5 万吨/年。根据大全和当地电厂的协议,3B 项目达到满产后电价将在目前的水平上降低 18%左右,预计满产后新老产能平均单位生产全成本(含折旧)有望降低至 7.5 美元/公斤。内蒙古通威包头一期项目,历时 12 个月建成,将于 2018 年 10 月 30 日正式投产。项目在工艺设计先进性、系统运行可靠性等方面进行了数十项优化和提升,项目达产后超过 70%的产品能满足 P 型单晶和 N 型单晶的需要,缓解国产高纯晶硅供不应求的局面,基于技术工艺的完善、生产效率的提高、能源消耗的下降,在产品质量进一步提升的同时,生产成本将降至 4 万元/吨以下。
新疆协鑫一期多晶硅项目,10 月 28 日正式投产,一期产能继续扩大至 6 万吨。新疆协鑫项目稳定生产后,成本低于现有新疆和内蒙等地的多晶硅项目。新疆协鑫凭借露天坑口煤矿临界 60 万机组,获得了优化设计的低电耗优势。得益于技术、人才、资金等优势,保利协鑫十余年成熟的多晶硅技术将在新基地中充分发挥,加之新疆低电价优势、全新国产设备及徐州基地毫无保留的人才输送等因素,新疆协鑫的成本优势凸显。
国内各多晶硅扩产项目投产时间已悉数公布,大多在 10 月中下旬甚至年底投产,多晶硅生产从投产到达产,是产量逐步提升的过程,各扩产项目达产时间根据其投产运行情况和市场运行情况而定,预计各企业达产时间大多集中在2019 年一季度,而 2018 年四季度后期到 2019 年一季度期间,各扩产项目释放量对国内多晶硅市场也将构成一定供应压力,但影响小于预期。
表 1 国内万吨级企业扩产情况
目前中国多晶硅产能主要集中在新疆、内蒙、江苏、四川等地区,产能集中度达到 76.0%,随着国内一线产能逐渐向资源优势地区转移,到 2018 年底,新7 / 9疆、内蒙地区多晶硅产能的规模优势将更加凸显,集中度占比分别达到 38.6%和16.2%,两大地区产能超过了国内多晶硅总产能的半壁江山,未来多晶硅产能将更趋于向新疆和内蒙等资源优势地区集中。
图 5 国内多晶硅产能向能源优势地区转移 单位:吨 来源:硅业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