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月23日晚间,天业通联发布公告称,公司与晶澳太阳能公司实际控制人签署了《重大资产重组意向协议》,对公司以发行股份方式购买晶澳太阳能100%的股权相关事宜达成合作意向。
顺风顺水的重组,在国庆小长假的最后一日,有消息曝出,晶澳太阳能发生重大股权变动,一个名叫其昌电子的企业跃居第二大股东。10月7日,晶澳太阳能的唯一股东晶澳发展有限公司(出资26亿元,持股100%)退出,新晋股东分别有两家,一家为宁晋县晶泰福科技有限公司(下简称:晶泰福科技,出资24.05亿元),另外一家为宁晋县其昌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下简称其昌电子,出资19547.58万元)。
截至10月7日,在上交所发行债券的晶澳太阳能尚未就此发布公告,天业通联亦未有发布公告。
规避借壳政策红线
将单一股东“打散”
据公开资料显示,晶澳太阳能是一家生产光伏产品的公司,产业链覆盖硅片、电池、组件及光伏电站。晶澳在全球拥有11个生产基地、27个分支机构,产品足迹遍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广泛应用于地面光伏电站以及工商业、住宅分布式光伏系统。
而此次,晶澳太阳能股东一家变两家这种“操作”在相关行业专家看来,有几方面意义,“首先,将单一股东打散为几个股东,有可能便于转让引入其它投资者,另外,便于降低单一股东在和上市公司(天业通联)的借壳重组中可能触发的借壳红线”。上述分析人士指出。
所谓“操作”,以及上述分析人士所说的,细看此次的新晋股东公开资料便可以得知。晶泰福科技今年6月份成立,背后的股东为靳保芳和王新霞,持股比例分别为95%和5%,法定代表人为靳保芳,亦即晶澳太阳能的创始人。
其昌电子背后是其昌钮扣(深圳)有限公司,该公司在8月28日才成立,背后股东为其昌钮扣(深圳)有限公司,公司类型为有限责任公司(台港澳法人独资),股东为其昌公司。在公开资料中,其昌公司基本没有资料介绍。而有媒体指出,晶澳太阳能所属的晶龙集团获悉,一个名叫其昌公司的香港企业与晶澳存在股权纽带。
所以,其实,所谓更换股东其实是“换汤不换药”,晶澳太阳能仍属于创始人靳保芳,这也解释了为什么说此次更换股东是所谓的“操作”。
不过,上述分析人士指出,在借壳重组的时刻“临阵磨刀”,这样做有可能会造成审核的复杂度,但可有可能减少审核的负责度,虽然看起来这句话很矛盾,但其实增加和减少复杂度的角度是不同的。
“所谓‘临阵磨刀’,等于要重新准备文件,甚至重新申请公司的借壳事宜,是事务性工作增加工作量,但这个复杂是重组烦恼歌自己可控的。而如果未来触及了借壳上市的红线,借壳的复杂性增加,这个复杂性掌控在监管机构手里,到那时已经不是重组方能够控制的。所以,此次‘操作’可以理解为,晶澳太阳能为了避免以后出现借壳的麻烦,而给自己‘加了一次班’。”该人士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