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09年到现在我们国家陆续制定了2015年2020年、2030年非化石能源的发展目标,从现状上来看,到去年年底可再生能源达到了5.3亿吨标煤,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10.1%,这个数量超过了“十三五”可再生能源规划中提出了11.6%的目标,从数据上可以看出,“十三五”规划的占比目标和总量的目标能够提前实现。从可再生能源发
西北地区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在初期和成长阶段,应该说资源条件丰富的西北地区是发展的主力,尽管我们说西北地区风光限电比较严重,但非水电消纳比重在全国占比最高。从长期发展战略上来看,西北地区的可再生能源发展扮演了一个很重要的角色。去年国家提出来《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战略2016—2030》,提出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比15%,2030年占比20%,2050年占比50%。从这张图上可以看到,即使是这样,2050年非化石情景中也只是达到了47%,离50%还有一定的距离。在既定的情景下,风光的装机量超过15亿千瓦的水平,到2050年才能够实现既定的目标。2017版的可再生能源展望报告中的能流图,这个是2050年的能量图,我们的能源结构按照这个情景分析,可以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对于西北地区2030年预期的发电量是1.4万亿千万时,可再生能源即使在既定政策的情景也要占据一半的水平。2050年全部发电量西北地区达到1.7到2.3万亿千瓦时的水平,其中可再生能源占据的比例接近80%。所以未来的发展空间很大。


近期首要解决西北地区可再生能源消纳问题,后期才会有一定的发展空间。从今年的情况上来看,风电的监测预警2018年发布的结果,新疆、甘肃仍是红色预警区,尤其是宁夏从2016年的红色直接减为绿色,还是有很大的显著变化。光伏发电今年上半年的市场监测评价结果,新疆、陇西是红色,所以解决消纳问题是首要的任务。提升可再生能源能源在西北地区的利用性是非常重要的,西北地区风光资源丰富,我们不考虑弃风弃光限量的情况下,其他地区煤电价格比较低,在推进市场化的方面,风光需要跟非常便宜的电力相比,这样可能对于实现平价上网,在西北地区虽然有天然的太阳能和风能的资源优势,但挑战仍然还是非常大的。我们对2020年的补贴做的需求分析,可以看出西北地区仍然是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高于大部分地区的水平。
最后我简单说一下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发展与储能。考虑了多种的储能因素,以及未来的储能成本的预期,最后得出来储能容量和电量分年度的预期,在具体的支持政策方面,储能提升经济性、降低成本方面,行业还需要做更多的努力。
本文转载于储能网,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员时璟丽在首届全国发电侧储能技术及应用高层研讨会上的演讲。
作者: 来源:储能网
责任编辑:jian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