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璟丽:可再生能源发电现状趋势及其西北地区发展路径分析

2018-09-25 20:51:41 太阳能发电网
从09年到现在我们国家陆续制定了2015年2020年、2030年非化石能源的发展目标,从现状上来看,到去年年底可再生能源达到了5.3亿吨标煤,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10.1%,这个数量超过了“十三五”可再生能源规划中提出了11.6%的目标,从数据上可以看出,“十三五”规划的占比目标和总量的目标能够提前实现。从可再生能源发
国内的光伏发电市场呈现了持续快速增长的形势,2016年新增装机3400千瓦,2017年新增装机5306万千瓦。国家出台了文件,对于需要国家补贴的建设规模加以适度引导和控制,尽管这样新增装机仍然是非常大的数字,接近了50%的水平。上半年光伏发电新增装机超过了2400万千瓦,这个数字和去年同期相比基本持平,累计装机超过了1.5亿千瓦,发电量占比达到了2.6%。上半年国家的光伏发电市场分布特点是集中式的光伏发电电战基本上占据了50%,各占50%,超过了20万千瓦的水平。一直到823号文件出台,光伏发电市场以及产业出现了一些局部的过热以及产业失衡的局面。为了引导产业的健康发展出台了823号文件。尽管如此在823号文件之后,政策出台还是有滞后的效应,颁布以后6月份的新增装机有一个抢政策,当月还是超过了1089万千瓦,7月新增装机超过了702万千瓦,使我们目前的累计装机超过了1.61亿千瓦的水平。



 

从新增装机的地区分布来看,上半年光伏发电的地区分布比较均衡,华东和华北分别各占四分之一,全国有五个省份累计装机超过了1000万千瓦,西北地区累计装机超过了,五个省区超过了4000万千瓦,但发展比较均衡,除了陕西以外几乎都是接近1000万千瓦的水平。总的占比西北差不多占了四分之一。储热、联合或耦合互补发电是其优势,尚需要在产业链建设、电站规模化、降低成本方面要持续推进。光热发电的起步和成长阶段比风电和光伏分别晚10年到5年的时间,所以需要在产业链的建设、规模化、降成本方面持续的推进。目前我们在青海德令哈和甘肃敦煌一期各一万千瓦的电站,国家首批示范项目20个,今年年初其中有4个选择退出,还剩16个首批光热示范项目,总装机能够超过100万千瓦,预计今年年底有望投运达到4个和5个,青海项目进展是相对比较快的。


生物质发电是近三五年以来市场发展比较平稳的,去年新增了270万千瓦,今年1到7月份新增了186万千瓦,装机超过了我们国家提出了“十三五”末期1500万千瓦的目标。


从政策的角度来说,我们国家的可再生能源得益于国家很重要的政策措施,在823号文件之后,我们国家可再生能源的政策雕像是不是有相对的一些变化,从国家总体的宏观战略上来看,应该说没有什么变化,因为十九大报告中的发展直接纳入到生态文明建设的张节,并且十九大期间也提出来壮大节能环保产业、清洁生产产业、清洁能源产业等方面形成新的动能。从去年开始我们的能源发展大方向是强调能源的高质量的发展,总的发展方向、政策导向没有变化,发展模式要向高质量发展转变。近期关键的内容对于可再生能源来说,既有项目的利用率的提升,还有是推进市场化,还有通过技术进步降低风光的成本,提高补贴资金利用的效率。


我们建立目标导向的管理体系,2016年2月颁布了文件,发布年度可再生能源电力发展监测评价报告,已经发布了2015年到2017年三年的检测报告。从2016年开始实施全额保障性收购制度,尤其是“三北”的很多弃风弃光严重的地方。对于项目管理方面,要完善项目管理机制,推进市场化,尤其要扩大竞争领域的机制和范围。光伏从2016年开始,风电是今年5月份发布了《2018年度风电建设管理要求》。对于风电和光伏分别实施了预警和监测评价的机制,对于成熟的商业化应用方面,可再生能源发电应用技术补贴退坡,2018年9月13日,国家能源局发布了通知,进行了这方面发电的去补贴。


 



作者: 来源:储能网 责任编辑:jianping

太阳能发电网|www.solarpwr.cn 版权所有